序言 |
|
如果一個建築歷史學家並不很在乎「樣式」這個東西,那麼他就不配做一個歷史學家。 |
|
- Nikolaus Pevsner, 1961 |
|
|
是建築遇到了危機還是建築評論家遇到了困境?建築評論大概不能算是門科學。 |
|
自從人們開始蓋房子之後,除了用來遮風避雨,人們總是還要看看到底房子蓋的好不好看。建築樣式一直是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
|
這本書的用意是闡明過去兩百年來人們對建築樣式的疑惑。 |
|
|
1. 文藝復興時期 機能與形式的困惑- 我們要蓋好用的建築還是好看的建築? |
2. 18世紀 機能與形式之爭更加複雜– 你必須在兩者中擇一 |
3. Pugin, Ruskin, Viollet-le-Duc 加入了精神向度的層面-
道德觀 |
4. 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 問題出在樣式的選擇上– 歌德式、文藝復興、地域樣式。
並產生兩個風潮– 折衷主義與現代樣式
|
5. 現代主義 試圖消除選擇性以打破樣式 |
6. 後現代或後機能主義 重新恢復選擇性,重新帶回機能與形式的困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