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如畫美學的變革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Picturesque

Pugin與教堂建築
 Pugin and Ecclesiology
Ruskin 與 Viollet-le-Duc
 Ruskin and Viollet-le-Duc
建築師進退兩難的困境
 The Architect’s Dilemma
現代歌德式建築
 Modern Gothic
發展中的折衷主義
 Progressive Eclecticism
從新古典主義到豪華巴洛克
 From Neo-Classicism to Imperial
 Baroque
從現代到後現代
  From Modern to Post-Modern
分析
     
 
Ruskin Viollet-le-Duc Ruskin and Viollet-le-Duc
 
 
我失心的作夢我介紹我自己給Viollet-le-Duc認識,但他跟我沒什麼好說的。
- Ruskin’s diary, 1882
 
 
兩者比較
John Ruskin
義大利歌德式
情感
表面性裝飾
Viollet-le-Duc
法國歌德式
理智
結構性表現
 
有很多英國歌德式復興的支持者跟隨Ruskin朝向中世紀的義大利風,嘗試找出符合十九世紀需求的樣式,同時也具有足夠的彈性。而另一半的人則是跟隨Viollet-le-Duc走中世紀的法國風。但其實這兩者並沒有互相排斥,他們都支持維多利亞式的歌德建築。Viollet強調結構,而Ruskin強調紋理。Viollet強調用途,而Ruskin強調外表。Viollet強調科技,而Ruskin強調道德精神。
 
到了1860年,這兩個人的建築理念已經變成折衷風格的主流了,而且不論是Ruskin式或是Viollet-le-Duc式建築都可以很容易被識別。作者認為Ruskin以他的自由、創造力、原創性、主觀性、想像力的概念,在當時解放了規矩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所以為人青睞。相對的,在那個Ruskin強力質疑工業的道德觀的年代,Viollet-le-Duc的影響力就比較有限,甚至在他還沒過世前,他的理論就失去了地位。不過在Pugin的英式歌德之後,Ruskin的義式歌德和Viollet-le-Duc的法式歌德,都沒有替十九世紀找到一個代表性的樣式。
 
   
   
  依照Ruskin的原則實現的第一個作品

Benjamin Woodward and T.N. Deane, Museum, Trinity College, Dublin (1853-7).
     
  19世紀的本質

Alfred Waterhouse, Town Hall, Manchester, (1868-76).
     
  這個作品被Viollet-le-Duc推崇

William Burges, Mr McConnochie's House, Park Place, Cardiff (1871-80).
     
  這是一個兩難下所選擇的樣式,你覺得呢?

Sir William Emerson, Muir College, Allahabad (1872-8).
     
  一個未實現的設計方案-鐵製拱頂的音樂廳

E. Viollet-le-Duc, Unexecuted design for an iron-vaulted concert hall (1864).
     
  Pugin式的建築

G.E. Street, Cuddesdon College, Oxfordshire (1853-4).
     
  Ruskin式的建築

G.E. Street, St James the Less, Westminster, London (1860-61).
     
  Ruskin式的教學大樓

E.M. Barry, National School, St Giles in the Fields, London (1860).
     
  輝煌的歌德式時期,它可以做任何建築

A.C. Ponton and W.V. Gough, The Granary, Welsh Back, Bristol (1869-70).
     
  Ruskin式的辦公大樓

George Aitchison, 59-61, Mark Lane, London (1864).
 
 
   
 
     
 
 
鍾秉宏@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思維研究室 2006.01.08
書籍閱讀與摘要 - The Dilemma of Style  by J.Mordaunt Cr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