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如畫美學的變革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Picturesque

Pugin與教堂建築
 Pugin and Ecclesiology
Ruskin 與 Viollet-le-Duc
 Ruskin and Viollet-le-Duc
建築師進退兩難的困境
 The Architect’s Dilemma
現代歌德式建築
 Modern Gothic
發展中的折衷主義
 Progressive Eclecticism
從新古典主義到豪華巴洛克
 From Neo-Classicism to Imperial
 Baroque
從現代到後現代
  From Modern to Post-Modern
分析
     
 
   
時代背景
材料
1 如畫美學 受到畫家與外國庭園藝術的影響 石、磚
2 Pugin與教堂建築 工業革命開始,社會脫離穩定狀態,都市形成,工廠林立,治安問題浮現 石、磚、鋼
3 RuskinViollet-le-Duc 工業革命改變生產方式,鋼鐵材料開始普及 石、磚、鋼、玻璃

4

折衷主義 市面上還未出現主流樣式,大家都在嘗試各種已知樣式的重組拼貼 石、磚、鋼、玻璃
5 現代到後現代 金屬材料及RC結構出現,開發了許多建築的可能性 RC、石、磚
 
   
   
本書介紹近代建築樣式的演變,同時也談到該時代對於樣式的採用上所產生的種種爭論,其取材的地點主要為18世紀以來的英國,以至於法國、義大利、德國、美國等。
 
通常我們在閱讀建築物時,可以由其外觀推敲出其出現的時代,這是來自建築物樣式歸屬於某一時空背景的緣故,而我們會產生這種認知,是來自於我們確信「建築樣式」會反映「時代精神」。
 
作者從18世紀如畫美學的地景建築開始說明,那是一個建築樣式開始脫離古典主義束縛,衍生出多變面貌的開端,尤其是工業革命發韌的英國更是首當其衝。當時Pugin以他個人的心願,企圖自紛擾混亂的社會中,以歌德式建築淨化人心,回歸中世紀的純樸善良,這是以Pugin這麼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建築師所展現個人意志而進行的樣式革命。不過我們知道他失敗了。
 
隨後Ruskin與Viollet-le-Duc藉由他們個人對工業革命產物(標準化與大量生產)以及對社會問題的看待,產生觀點相異的建築理念,但是建築樣式已經逐漸開始正視生產方式改變與新材料產生的問題。而同時代藝術發展上的演變也與建築思維產生密切的關連性,百家爭鳴的各門派、各學門新觀點也持續交互影響產生化合作用,建築理論更加莫衷一是。
 
不過隨著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諸如鋼鐵、玻璃及鋼筋混凝土),以及配合社會變革對建築居所需求、活動行為複雜衍生各種建築類型、人性需求的逐漸重視,古典主義以至於折衷主義樣式慢慢的被摒棄。建築的時代精神在20世紀是要展現材料的特性與構造的本質,這也為長達100多年對於工業文明發展下,對於建築為「服務」或「藝術」的不確定氣息,找的了普遍的共識。
 
作者從本文中詳細介紹樣式紛爭背後,時空、文化、地域元素的差異,儘管作者並未以歷史的觀點述說工業革命帶來的各種影響及社會問題,但仍能嗅出其企圖向讀者說明社會文化背景和建築樣式的密切關連性。
 
本書所引述的樣式變革主要以英國為主,乃至以具相近歷史背景的歐美國家,算是介紹了西洋近代的樣式革命。而從世界其他地區的建築樣式似乎未明顯受到西風的影響,也仍持續發展其地域特色的建築樣式,可說是映證了作者對樣式成因所持的一貫態度。
 
 
   
 
     
 
 
鍾秉宏@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思維研究室 2006.01.08
書籍閱讀與摘要 - The Dilemma of Style  by J.Mordaunt Cr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