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cha Railway Station

 

阿托查火車站

 

連續性是理解城市和建築的成長的關鍵

MadridSpain 1984-1992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9/Estaci%C3%B3n_de_Atocha_(Madrid)_06.jpg

 

 

 

 

 

 

 

 

 

原始馬德里阿托查火車站建造1892年,碩大的鋼結構棚屋頂傳達西方工業革命後的機械美學。

百年後西班牙交通部提出老舊的馬德里阿托查火車站擴建四倍的大計畫,地鐵、火車與高速鐵路共

構的龐大工程。完成於1992年的馬德里阿托查火車站擴建Atocha Railway Station, Madrid,被譽

為最有效率的車站之一。莫內歐新設計了挑高的圓頂入口,將極度複雜的行人、汽車、火車、高鐵等各

式動線完全整合。百年碩大的鋼結構棚屋頂被保留,植入大尺度的透明玻璃、輕巧的金屬棚架,建構出

枝繁葉茂的熱帶植物公共溫室“冬季花園“。

Image004 Image005Image005

火車站周圍景觀圖

               馬德裡只有兩個主要的火車站,阿托查或乘坐使這座城市結構中的重要元素。 

20世紀80年代初期,阿托查曾盛時期作為紀念碑性質建築的價值,當時的建築都採用一系列

不同風格元素,減少了建築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為進入這個區域帶來了困難。

               對馬德裡而言,阿托查火車站是保持其城市南北軸線Paseo de la Castellana的重要

       元素

 

 

 

 

 

 

Image005http://tours-tv.com/objects/_maps/map-Atocha-railway-station-karta.jpg

 

 

 

 

 

 

 

火車站鳥瞰圖

項目需滿足的範圍:

1.涵蓋到圓頂大廳和火車站廣場的改造

2.建造一個公共鐵路樞紐并與城區相連

3.以及一個帶有停車場的城際火車站

 

       阿托火車站曾經是馬德裡最主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隨著城市的發展,曾經位於城市邊緣的車站逐漸演變成城市

中心的一個重要元素。

       隨著車流量的增加,火車站標誌性的拱頂被高架道路所淹沒。

爲了找回那些消失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元素,以及增

加鐵路服務的需要市政府組織了一次競圖,莫內歐在這次競

圖中獲得了第一名。

 

Image006

 

 

 

      由於火車站臺各不相同的水平面和城市街道的水平高度

是無法改變的,所以項目的設計必須基於標准上下的水平面

的重疊

 

 

               在此重疊的手法必須保證這些平面的直接接觸(垂直動線)

      同時還需要方便內外的出入

             主要樓層平面提供了項目的整體構造,展示出原有大廳的

      水平面和通往火車站的站臺平面。

 

     軸測圖表明瞭不同元素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

 

 

 

 

 

 http://www.madridteacher.com/fotos/atocha/atocha-station-2.jpg http://img407.yfrog.com/img407/7808/79966224.jpg

火車站的入口處保留在原先的水平面,在高層處增設一個新入口,方便人們從大街上進入火車站。建築變為有雙重建築面向,頂部的鐘塔標誌著中央的主要入口處。

 

 

http://1.bp.blogspot.com/_-5Cl9WHU-Uo/TMFs1iWz8gI/AAAAAAAATok/M7hN2pYDitQ/s1600/Madrid_Green_Railway_01.jpghttp://ih0.redbubble.net/image.9468057.2939/flat,550x550,075,f.jp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9/Estaci%C3%B3n_de_Atocha_(Madrid)_06.jpg

 

Image007 

火車站的頂棚保持了完整的狀態,但原有結構已經改變,除了容納火車站台外,大廳內設有一個熱帶花園。

 

 

 

      新火車站的形成取決於項目中兩根主要直線。一個是舊火車站的鐵軌,另一個則是正對著

同一個方向的新的鐵軌。一個傾斜的站臺連接新舊兩個車站形成了明顯的幾何形 。

        屋頂配合軌道的配置而設計,老式屋頂被新的屋頂架構所替代。

       透過長距離車站的火車站臺和公共鐵路服務系通的剖面圖,傾斜連接站點的平面圖

 

受到不得破壞舊車站比例的限制,新的屋頂並未使用大跨度的結構,只是強調其廣泛的水平性。

       支撐起新火車站屋頂的柱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其他用相類似覆蓋的巨大空間,即所謂的多柱式大廳。在此,多柱式

空間借助於現代高結構體系創造了一個人造蒼穹的意向。

水平面的建造採用了較薄的板材並同時採用了鋼筋梁,形成一系列的天空輪廓線,從而獲取更多的自然光線和通風。

車站區域成為一個中性化的背景,成為火車與旅行者之間發生直接關係的場域。

 

Image008

 

 

 

 

 

穿過公共鐵路車站的縱向截面圖

       公共車站位於較低的水平面,必須通過站臺將公車站與城際火車站相連。此連接在設計中是通過一個換乘

樞紐解決的,它既作為通往火車站的入口處,同時還可成為公共汽車停駐的場地。這個樞紐是解決水平面重疊

的一個主要建築元素。 從外部看,樞紐在此成為一個標誌,從遠處看像一個燈塔,為乘客指引方向。

 

 

 

 

 

小結

 

 

關於建築本質的思考

關聯

場所

建構

空間和形式

類型

建築自身

關鍵詞

人的活動

地方性

物質性

構築

手段而非目的

建築的本質問題

發展和變化

本體性

釋義

 

歷史性

文化性

材料

技術/建造體系

空間形式和人類使用行為之間的關係

永恆性(人類共同的心理結構)

針對現實和外部條件變化的改變

抽象類型場所化的改變

 

回應

n  對人移動的引導

n  提供人與物發生直接關係的場域

n  新舊共存

n  城市文化隨時間的成長

n  鋼材

n  紅磚

n  混凝土

n  鋼結構技術

n  格子(站臺屋頂)

n  結構鼓狀物(轉乘樞紐)

n  多柱式空間

n  新地標性元素建立

n  火車站交通樞紐綜合體

n  城市重要元素內涵的強化

 

 

 上一頁                                                                       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