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考

建築圖;個體修辭學

 

                                                            

 

從修辭學做為一種預想(forethought)與包裝推銷,觀察建築師如何藉由建築圖作為溝通與表達概念的工具。

 

 

                                                     

修辭學,人文主義與設計

所有的設計並沒有共同建立屬於設計的主體性及規則,通常只是設計師個人,或某一個設計分支如工業設計,對社會產生的貢獻影響。為了建立屬於設計的主體性及規則,以設計思考裡的修辭學,人文主義模式,來減少設計在產品、方法、目的上的混亂。設計的主題性由發明及計劃的行動中產生。科學家從事發現產生確定性,設計者從事發明產生不確定性。

 

Q: 為什麼設計中主體的不確定性是重要的?

A: 1. 將設計從所有自然及社會科學中區分出來。

  2. 它將注意力放在設計師創作出產品的卓越多樣性和產品中不斷發生的變化。

  3. 設計中主體的不確定性標誌出一個基本原則;容許二選一或替代解決方案。

 

Q: 設計中主體不確定性原則下的結論是什麼?是說明設計沒有規則可循嗎?

A: 的確有規則,但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現主體的確定性。

 

設計的起源

1.        起於20世紀新的設計思考規則成形

2.        起於工業革命 生產機具及社會工作狀況的轉變

3.        史前人類的影像及物品創造

4.        上帝創造宇宙

 

設計規則的特性與構成

1.       古世界藝術

Aristotle: 製造的科學來自對不同藝術及其成品特殊材質、製造技術和目的的理解;關於製造的一切。Aristotle將其稱為詩意的科學或是詩學,來自於希臘字「製造making」。對Aristotle而言,不同種類文學及構成藝術的差異性來自對人類製造能力的基礎理解。

 

2.       文藝復興藝術

Aristotle的詩學於十六世紀翻譯成多國語言,影響詩的修辭學傳統,結果就是文藝復興的修辭人文主義,指向將純文學自然藝術的創造性視為文化的最高成就。回到古代文字與事物創作的藝術。

文藝復興的創新是基於修辭學的體系藝術,修辭學的意義創造了文化的新主體。設計倚靠特殊獨立主體的成功設計思維,但獨立的主體沒有能力提供適用於設計課題,包含原則與方法的系統化規則。設計與自由藝術相比,是被奴役的活動。不能夠促進在新形成的文化科學中,人的自由。文藝復興代表修辭學的重生,標誌thinking的重要性,將美術與實用藝術分家。從畫匠與工匠轉為文人、人文藝術與藝術家,從making thinking

 

3.       二十世紀藝術

Gropius是將設計認知為文化工藝中自由藝術的第一人。設計的新藝術不是基於理想主義、材料主義、或為藝術而藝術。它是可以從人類特質中發現,在被工程技術、科技、商業強烈影響的新文化環境狀況下,製造的所有本質形式單元。Bauhaus後期喪失Gropius所創立,根據人類經驗發展,從生活為語言,揚棄藝術家傳統形式表現,由新技術及科學進展所支持,自由藝術的設計思維。Bauhaus缺乏一個修辭學的全面革命以符合Bauhaus在製作上的革新視野。

修辭學與製作的關聯性,修辭趕不上製作,製作也革命性但修辭沒有,沒有提出一套說法,提供一般人接受的修辭,與一般人有距離,無法被理解,使產品具有說服力。

Bauhaus(個體):受工業化在社會及文化上產生影響,個體人類特徵的本質自由。

HfG Ulm(集體):工業本身即是文化,缺乏源自Bauhaus的人文。

 

修辭學及設計思考的新技術

傳統修辭學分類:發明、判斷、排列、傳遞、表達

由設計師的修辭能力帶動的五種設計規則:

1.        由設計問題引起的發想

2.        有自我判斷的能力

3.        團體性的設計過程

4.        能評價產品的客觀價值

5.        以適當形式呈現思考過程

 

設計規則的延伸

1.        控制自然及影響社會生活的力量:

工業革命後,人類也控制自然的能力,以機械及科技影響社會生活。因為生產技術的轉變,設計變成與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相關。設計成為有力量的工具影響其他領域。

2.        物質狀態與美學需求:

    設計基本要素:1.production  2.needs  3.aesthetic

    工具導向思考,為新生產技術找尋新美學標準;唯物,美受下層物質結構改變。

3.        精神生活:設計中的希臘精神及希伯來精神

杜威的觀點:生活中思考及具體的操作。比較好的生活係為spiritual lifethinking & doing.

把設計當成是一種溝通,如同藝術家強調溝通,如何在異質原素中找到同一性的關係(thinking vs. doing)

 

思考與圖

建築師思考到視覺傳達的轉變過程;不論是二維或三維的模型探索。建築圖與其他純藝術圖面不同,必須要達成溝通的功能,有集體性的慣用手法與常規(convention)。常規(convention)具有重要性,因為圖面只是建築物的類比,永遠與建築物有差距。誠如Evan所言建築圖不遵循自然,而比較朝向結構。它不太藉由圖面之外的真實反映所產生,圖面所產生的真實性只存在圖面裡。建築師由圖面作描繪,如同畫家由帆布面作描繪。有些建築師修改或甚至是忽略了圖面的常規。Hadid稱自己的圖面為繪畫,也許是為了將其與常規影像區隔開來,即便如此,它們仍無可避免的仍是一種類比。

 

建築平面是建築設計過程的第一步

Le Corbusier:平面是產生器

康:平面表達形式的界限

Le Corbusier:平面不是被畫下的如聖母臉龐般的美麗事物,它是一種簡樸嚴格的抽象。

Le Corbusier也許駁斥圖面美學價值,但另一方面布雜美術卻強調平面的美學規則,直指美麗的平面與美麗建築之間的關聯性。康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幾乎是所有的平面上,創作了有力量具有可讀性的視覺規則。有爭議的是他的平面規則與其建築間不是絕對有明確關聯性。事實是,平面不會總是反映建築,平面圖仿佛只是一種工具。另一方面,以Mies為例,1923Brick country house之所以有魅力,是來自於白底上黑線的動態配置,同時也契合了我們對早期現代建築標誌自由空間配置的期望。我們的眼睛將平面轉為空間認知是基於我們過往經驗,即便如此,我們仍無法確定在三維象度上的真實狀況。以Sir John Soane’s house 為例,無法從平面上推斷天花板的形式。即便靠立面及剖面或是電腦三維模擬,我們仍無法完全理解。電腦三維模擬無法捕捉視覺倚靠頭眼動作的細節處。Carolingian church in Fulda in Germany St Barbara作比較,是同一種基本平面,但Carolingian church呈現簡單性,St Barbara呈現空間複雜性。平面本身會傳遞一種重要的二維的抽象,如同St Barbara的平面,即便作者無法在建築物上真正看到如同平面上的幾何圖型,作者仍覺得St Barbara的平面很迷人。

 

建築圖的功能

1. 設計思考過程的一部分 

2. 給客戶或使用者建築物完工後狀況的指示 

3. 建築構成的指示。

 

建築師的草圖

第一次的思考只能專注於某種基本意圖,它們是腦海裡形成假說的嘗試性解答。其他非字面的媒體也有跟建築圖相同的困難,對音樂而言,線上黑色記號與聲音表現之間沒有聽覺上的關聯性。舞蹈在編舞者記錄動作想像上也有相同的問題。

 

建築圖的意圖

鳥勘圖強調與民眾的並置勝過如同文藝復興建築強調立面的正面印象;蟲勘圖忽略屋頂強調天花。schinkel  1834年由非建築師之手雕刻的版畫,最重要的是建築物後方的立體畫被設計成一幅建築的畫來組構,而不只是設計過程中的探索圖畫。

圖只是建築物的類比,也不一定能讓建築想法被理解,即使是因為經費或是缺乏某種表達的科技。

建築圖不是社會性中立,Edward Robbins在圖的規則分析中結論:開啟在人類學局外人建築局內人之間關於圖的對話,人類學家的評論挑剔會讓建築的可能性擴大。圖呈現出神秘及某種力量,好的創新的設計也離不開圖及模型的設計過程,虛擬實境也許能夠藉由擬真度提供創造者更多的確定性與穩固性。

 

參考資料

1.        Buchanan, Richard. “Rhetoric, Humanism, and Design” in Discovering Design:Explorations in Design Studies. Ed. By Richard Buchanan and Victor Margoli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pp.23-66.

2.        Schon, Donald A. “The Design Process as Reflection-in-Action” in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87. pp.44-79

3.        Brawne, Michael. “Thinking & Drawing” in Architectural Thought: The design Process and Expectant Eye. Oxford: Architectural Pres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