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c de la Villette
拉維列特公園


時代背景:

八0年代的巴黎城市,由於快速發展與人口的擴增,政府在緊密而慎重的考量下,決定將拉維列特的舊屠宰販賣市場,改建成一座科學博物工業館,當時的計畫中,已提及公園及音樂設施的構想,不過只將其當作為博物館周遭的潛在發展。一直到1982年,密特朗總統重新評估此計畫時,才將整體拉維列特計畫予以真正定案。
新計畫的宗旨,除了保留原有計畫為指導原則,使其各個提案更為相互妥協,成為一整體開發案之外,並進一步地,將其方案落實為可執行的公共建築工程。其中包含:

科學博物館改為科學工業城計畫。
舊屠宰市場屋朋架改建成為展覽場。
整體的公園規畫。
音樂城計畫(包含音樂博物館與音樂學院兩部份)。
充氣式表演劇場。

在此提及,充氣式表演劇場原先只是一臨時性設施的構想,後來成為永久性的流行音樂表演場地,在空間上,不但擴大了拉維列特計畫的範疇,同時也增加公園的豐富性。


基地概況:

拉維列特位於巴黎北部的邊陲地帶,由於都市的擴增,使得原先位於邊緣地帶的基地,轉而開發成為當今都市發展中,重要的計畫之一。敷地約35公頃,基地內有烏克河渠與聖單尼河渠貫穿與交會,將基地均等的分為南北兩個部份,北側為工業城部份,配置有佔地約三公頃、高三十公尺、長方形量體的科學工業中心,與一特殊玻璃圓球象徵的立體電影院,南側則為舊屠宰市場改建而成的展覽場地,以及音樂城所組合。南北兩側的建築物,緊密的與拉維列特公園結合在一起。以下就拉維列特公園部份,做詳細的介紹與分析。


建築師簡介:

Tschumi出生於瑞士,在瑞士本國接受建築基礎教育,並於1969年,畢業於國家專科學校(ETH),經過兩年倫敦建築學會的教書經歷之後,於1987年取得建築師資格,設有辦公室於紐約和巴黎。之後,Tschumi仍然熱中地繼續他的教書工作,並先後於Princeton大學,及Yale大學,以及位於紐約的Cooper Un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學校中,擔任教授職位。最後,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極力邀約下,聘為建築學院的院長,致力於計畫和保存方面的教學。Tschumi不論在國際上的競圖,或是學術上出版的刊物,都有著極大的成就。使之成為今日最獨特、也最具冒險的建築師。其著名的作品包括有Manhattan Transcripts(1976-1981)與La Villette Park (1982-1987)。


主要理念與想法:

Tschumi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公園觀念有著極大的轉變,公園已無法與城市分離,而必須變為城市景觀的一部份,作為一個當代的公園,必須是一個活動的場所,其功能不能只是像18世紀或19世紀的公園一樣,只提供休息或娛樂的行為。』因此,設計者希望可接納不同層次、各種年齡、甚至各種文化的大眾需求,為了提供此一彈性,各種機能設施的運用,以及不同性質設施之間的動線,將是此案的重要關鍵。
為了實現上述當代公園的夢想,Tschumi在此主張公園可將其視為一龐大的建築工程,雖然是不連續的建築體,不過具有統一的建築結構,能促使公園內部意象上的結合。
承及上述的想法,Tschumi提出了一套解決方案,擬利用整個公園敷地,作『點、線、面』三者的抽象概念整合。採取的策略為:將公園利用『點』的元素,每隔120公尺分隔開後,在『點與點』之間,產生一像走廊般的『線性』元素,使之互相串連,此一元素可發展成為動線機能,連結南北兩側與各建築量體之間的路徑(工業城、展覽場地、與音樂城)。除了點與線之外,另外還有此二者相交所構成的『面』,在此Tschumi將它處理為一些開放空間的形式,所以整個公園的規畫構想,將為『點、線、面』三者之抽象概念所構成。

設計理論與意圖:

多元的文化:如同先前所言,當代的都市已摒棄過去單一的思想,呈現多元化的傾向,新的社會關係產生,對Tschumi這樣一個當代建築師而言,對於以往建築價值觀也產生全面性的反思,過去長久以來主導建築形而上思想的現代建築,追求純粹、綜合、協調的出發點,實與現代社會多元之文化條件現象抵觸。

新的思維方式:當今的文化現象啟發我們拋棄過去舊有的思考模式,而當代的建築更不是一味的按照過去,形式與機能組合的原理去思考,而是去質疑建築秩序體系、技術、和構件,Tschumi在拉維列特的計畫中,強調摒棄歷史要素的符號意義,專注於文化的分歧性與物件的偶發性。

解構的策略:對建築本質的質疑、挑釁、與重新定義,Tschumi在此採取解構的策略,運用重複與重疊的手法,將『點、線、面』三套系統加以發展,不僅消彌單一界線的定義,打破單一思想的中心,更可系統化的探討數個中心議題,此一概念,正與當今多元的價值觀念不謀而合。

全新的建築觀:這是一種蛻變的想法,傳統的需求計畫與建築觀,將會被全面性的取代,Tschumi在此公園所提出的看法,即是以『連續與重疊』的手法,將一既定的需求計畫加以拆解,更將公園中的不同機能系統,在配置上加以重疊使之互相否定,這是某種反統合體,運用三種獨立結構體的重疊,可避免使公園成為單一的統合體。Tschumi自己也曾經說過:『他拋棄傳統綜合或整合的態度,或許未將事實整體連貫起來,可是卻仔細了保存其衝突的關係,面對這多元的文化,他不想去界定什麼,也不想去達成什麼。』我覺得Tschumi是謙虛了,事實上運用『點』的手法,強調打散與分離的力量,崁入建築整體系統,不僅在意象上已有整體的連貫,更由於拓展其界線,而促使產生新的定義。

建築手法分析:

『點』的構成:

與其他公園最大的不同是,在廣大的遊戲區域中,設計者設計了30個看起來似乎不具有實質功能的構造物,這些設計者稱之為”follies”的東西,在公園中每隔120公尺就出現一個,他們具有共同的特徵是:都是以紅色金屬為材的構成物。每個”follies”基本上都是以邊長為10公尺的立方構成體。希望運用重複性的手法,使公園具有一個明確性的記號,產生辨認的認同感。

『線』的構成:

在廣大敷地『點』的垂直座標系統中,有著二條常約900公尺,附有頂蓋式通道的『線性』元素,貫穿整個公園。在機能上,使人們在任何天氣下,都提供穿越的功能。在都市方面,這兩條通道分別聯繫了拉維列特城門與龐旦城門,以及巴黎中心與市郊的活動行為。在意象方面,此通道不僅在空間上貫穿,並且在時間上也象徵著,從過去由Janvier在1863年所設計,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巨大面積的牛隻屠宰場,到現在經由建築師Reichen &Robert的保存再利用,轉而變成一個可供展覽功能的展覽廳。

『面』的構成:

在『點與線』的垂直座標系統之間,在此Tschumi將它處理為一些開放空間的形式,為接納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包括有60個小的主題花園,(水的花園,植物的花園,教育主題的花園……等等)每個主題花園可提供不同形式的活動行為產生。

歷史意義:

今日的公園必須要拋棄過去的觀念—一個自然酷似的複製品,不再是指涉一個絕對固定的理念,拉維列特公園所表現的,可說是當代活動空間的一種變異性,配合著多元文化的思潮,將單一意義消彌,保存衝突及其不確定性,並且拒絕成為建築象徵意義的傳承者,此一想法與意圖,將是為當代思想所進行最激烈的抗爭。

 

圖01圖02圖03圖04圖05

圖06圖07圖08圖09圖10

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

圖16圖17圖18

 

參考書籍:

Deconstruction AD Architectural Design pp33-40.
To Modern Architecture In Paris
施植明 譯(1980,10)巴黎建築1979-1989(Electa Moniteur著Architectures Capitales Paris 1979-1989)pp122-174,台北: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林建業 述(1984,1)容-複雜而不矛盾建築論述pp104-110,台北:詹氏書局。
老硪 著(1996,8)後現代建築pp31-83,台北:揚智出版社。
楊大春 著(1996,1)德希達pp10-149,台北:生智出版社。
楊大春 著(1996,8)解構理論pp17-22,台北:揚智出版社。
楊大春 著(1997,1)後結構主義pp41-119,台北:揚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