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科學中心

Science Center (1981-1986)


基本資料

建造地點:Berlin 柏林。
建築師:Stirling , James
建造時間:1981-1986。
基地環境:

基地為四面臨道路之完整街廓,南面有一河流經過,在基地南側有一19世紀法庭建築以予保留。

設計需求:

提供環境、社會、管理三學會辦公之空間,並與基地內之舊建築結合。

 

設計理念

合理的辦公空間通常是像箱子一般平凡的建築,在戰後都市再造所面臨得問題,在於理性但卻單調的大空間辦公建築上,造成了都市中到處可見的破壞,Stirling所提出的想法為考慮建築將來的發展性,所以在配置了三、四棟各自獨立,功能相似但形式卻不同的建築,在這個配置案中各學會間有自我的風格及自明性,而每一個學會基本上有兩個幕僚人員的設置及雙重的人員編制的空間需求,所以每個新建築中都是以對稱為原則,便於符合這個需求。

 

表現手法

新建築圍繞著一個非正式並有一棵刻意保留老樹在中央的中庭,在地面層可以由走廊及其他樓層的拱廊中俯瞰這個中庭,且與在管理學會一樓的自助餐聽和在社會學會一樓的會議空間產生密切關係,而停車場設置於環境學會的地下層,自由獨立於中庭花園中的塔樓則是圖書館和閱覽室,在高度上成為基地的地標,而在地面層並有良好的花園景觀,在多棟建築物間以一非正式的花園做聯繫,所希望創造的是一個良好的交流空間。


基地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四、五層平面圖

縱向剖面圖





綜合評論

在一個基地中以中庭將許多獨立的建築物加以聯繫的手法是常見的,但在本設計案中中庭的景觀大多由地面層和各樓層的獨立小房間所享用,對於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如廊道,在社會及管理學會中便無法與中庭產生聯繫。而在各自獨立的建築中所衍生的相互聯繫問題,也是設計的重點,雖然有可以不去做各層聯繫的處理手法,也可以加以串連,但似乎Stirling 對這個問題的考慮欠缺周密,僅僅以簡單的內部廊道在不明顯處加以連結,如此可能會使人們難去分辨方向。


參考資料、圖片來源

  1. Heinrich Klotz (1988)The History of Postmodern,The MIT press。
  2. Colin Rowe (1984)James Stirling,Rizz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