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與猶太博物館

Extension to the Berlin Museum with Jewish Museum Department


基本資料:

建造地點:德國柏林

建造時間:1992年

建築師:Daniel Libeskind

基地環境:

位於柏林博物館旁, 為一增建案設計, 原有舊館為巴洛克式式樣, 於二次世界大戰全毀, 60年代重建。鄰近布蘭登保門旁, 在浪漫主義建築師Schinkel設計的作品Gendarmenmarkt的軸線上。

設計需求:

為柏林博物館猶太文物部門的擴建, 以增加儲藏及展示空間。


設計理念與表現手法:

柏林與猶太博物館的設計第一個構想, 來自於六角的大衛之星。 Daniel Libeskind將猶太人在柏林所受的痛苦、曲折, 表現於以六角的大衛之星切割後、解構後再重組的結果, 展現在建築上, 使建築形體呈現極度乖張、扭曲而捲伏的線條, 而這些蜿蜒曲折的線條纏繞在一條不連續的軸線上, 似有若無的暗示博物館的方向性, 並對應Schinkel建築的軸線上, 而這些纏繞的線條, 則各自對應於柏林不知名的廣場軸線上。正如其言:「界於兩條線的想法之間, 一條是筆直的線, 但斷於零碎之中, 另一條是扭曲的復合體, 但綿延無期, 這是兩條時代分裂之線, 此線創造出的裂口----這兩條線依著自我的邏輯而發展, 但也是分離的---也因此中心處的空隙因穿越而延續, 自我成形於外, 由如已被毀滅的, 或剩餘的, 或建築的殘留物, 我稱之為被空隙的空隙 ( voided void ) 空隙自身空隙自我, 解構自身解構自我。」「這個設計案尋找再連接柏林歷史的蹤跡, 以及柏林所清除但不應該被偽裝、否認或遺忘的歷史, 我尋找看起來似乎只被柏林隱藏的意義並重新開啟它, 使它顯而易見而非試圖去隱藏或否認它。」也因此,Daniel Libeskind在建築物立面的紋理上, 散布著各式長度、方向、不等的、混亂的線條, 切割出一道道傷痕的切口, 同時, 從建築內部望向都市, 這些非比尋常的框景經驗, 將重新觀察、審視、組構新的柏林,賦予柏林新的定義與解釋。空隙 ( VOID )是另一個重要的概念, Daniel Libeskind將新舊兩館以地下化處理的方式連接, 並在此處以空隙回應新與舊、柏林與猶太兩者辯證的關係。「地下化的連接是為了保留建築在外觀上獨立的矛盾性。當你走出它, 你將進入空隙之中, 此空隙不但是柏林美術館, 亦是猶太美術館的構造元素與有機體,柏林與柏林的猶太人有共通的、無法承受的負荷, 這是無法相融的、不可測的、相獨立的, 兩個建築間與形式間的外在輪廓是無法相互作用的。」「此美術館不再如以往的慣例以堅定的假想作為前提, 或不再是真實的狀態、力量、組織, 而是自相矛盾於分裂之間。」這道三樓高的樓梯---空隙的所在, 舉目望去, 僅有細長高聳的挑空、幽暗的燈光、交錯混亂的結構與雜亂無章的姴口灑下昏暗的陽光, 瞬間表達了空無、失落、或「缺席」的抗議。「建構一個環繞著空隙的美術館並可穿越他, 而這空隙由民眾去體驗他, 在物質上, 留下一些猶太人在柏林的存在, 如小物件、 文件、 檔案資料, 與其存在不如喚出的『缺席』」。

圖01圖02圖03圖04圖05

圖06圖07圖08圖09圖10

圖11圖12圖13圖14圖15

圖16圖17圖18圖19圖20

圖21圖22

圖片來源: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施植明教授

 

綜合評論:

在這個博物館設計中, Daniel Libeskind不但挑戰既有建築的空間經驗, 亦挑戰博物館的展覽方式、建築的結構、設備、燈光等, 這些非理性的線、歷史脈洛的線、永續不停的線, 將柏林的都市重建、建築的可能性與空間的創造性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