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歷史系大樓

Cambridge University History Faculty Building(1964-1967)


基本資料:

建造時間﹕於1964年時建造歷時三年建造完成。
建造地點﹕英國的劍橋大學歷史系大樓。
建築師﹕詹姆士.斯特林
(James Stirling)

本座建築物原指為競圖用而興建的﹐但因經費不足﹐故只能買下一半的預定建地﹐只能將原來之計劃案做些許的變更﹐在基地內安置建築物﹐將配置作90度的轉動。建築樣式及細部應由固有建築條件來做決定並非取決於﹐周圍環境的條件而已。設計需求上需要一個閱覽的大空間﹐及許多研究及休憩的小房間﹐擁有明快的通路﹐大小空間要相互靠近。


設計理念:

在建築物的正面直接看到突起的建築高塔﹐像是圖騰一般﹐在機能上是屬於樓梯一座及電梯一座﹐有明顯的通道意象﹐對外的圖書館使用﹐必須單獨的設置入口﹐有在一樓設置正面的玄關﹐將職員的出入玄關不混在一起﹐設置了直通二樓的斜坡入口。整個歷史系大樓內部機能尚屬單純﹐一樓除了出入口及玄關的設置外﹐也因圖書館的閱覽人數眾多﹐大約有360人使用﹐而將圖書閱覽室設置在一樓。將職員……等人數少的使用行為﹐採用機能分區觀念越上層人數使用越少﹐故將其設置在上層﹐二樓與三樓有學生與職員的休息室及事務室﹐在上的樓層將設置研究生研究室。減少預算開支﹐只設置一座電梯供給上層使用﹐低樓層以樓梯通道為主﹐動線單純。設計需求上大小空間要相互靠近﹐詹姆士.斯特林用一個L型的形式包夾一個扇型做空間連結﹐將走廊佈置成一畫廊樣﹐以穿透視覺﹐學生等待上課的部份走廊亦挑出閱覽室﹐形成視覺開放增加空間的活潑性。



表現手法:

整棟建築物的設計手法﹐希望在走廊上走動的人能與圖書館的視覺上保持聯繫﹐各層樓的材料都隔音及防火性能材﹐外表鑲上玻璃。圖書館閱覽室的屋頂為鋼骨材料做主要構造在與玻璃相接做表面表現﹐又因圖書館的光源必須穩定﹐處理手法用不生陰影的擴散光﹐在圍繞的走廊上增加採光設備。在圖書館其中設有控制室內恆溫的各項設備資源。主要空間機能分為閱覽等開放性空間且多人使用﹐和歷史系的研究生及學生休憩區等較內用性空間﹐直接分成二種屬性的空間內涵﹐所以將開放性再開放﹐以透光性無遮蔽之玻璃盒的處理手法﹐內用性空間則拉高實體建築表現﹔再玻璃盒的處理手法上以鋼骨構架的支撐效應做整體架構﹐再以圖書閱覽室中的扇行書庫表現以抵檔屋頂的橫力﹐充份發揮家具與建築表現合一﹐整體的流力就均衡發展了。
在外表的裝飾藝術上考慮與環境氣候的配合性﹐利用玻璃與瓷磚﹐將其材料的堅硬及反射效果來適應﹐而內部牆壁面的處理上﹐以吸音板增加來強調使用者的舒適性。建築物主體而言﹐是實體與虛體的表現手法﹐入口等服務性空間以實體之磚牆表現方式﹐圖書館之開放性空間﹐以虛體之玻璃盒子表現﹐兩者之間以板做中介的接合點﹐以機能的實用性反應在建築材料上﹐進而表現出建築形式與處理手法﹐一切的連鎖行為似乎相當合理。以活潑的空間反應出活潑的造型﹐這是解析詹姆士.斯特林表現法看似相當的單純﹐但其造型卻隱含相當的成熟表現﹐細部的崁合亦最複雜且難的。
在1968年曾有評論者作出一些反對的意見﹐語出﹕
e 圖書館的設計固然特殊﹐但就像是一個滿是玻璃的溫室﹐特別是屋頂的玻璃部份恐有像雷斯特大學的建築一般漏水之虞﹐且樓梯附近亦非常危險。f 除了此一責難以外﹐更有些許聲音出現。但綜和評斷﹐一個專業的建築者最難做到的﹐並非是形式的表現或機能安排﹐最主要的在於使用者的使用方式及實用性﹐一切的設計行為﹐都是以過往的經驗及調查行為者的方式以取得依據﹐是一種假設性的議題﹔一個建築物的成功與否﹐或許使用者的評斷是最直接且清楚的﹐但若因為如此而否定建築專業者的設計能力﹐亦有不公平之處。在建築物的本身所代表的訊息﹐除了材料及設備的意義﹐更反應出60年代的表現意義﹐不論是設計手法﹐都是以想的簡單做的複雜為出發點﹐構件及材料的使用﹐接合技術的進步﹐我想深具意義。



圖片來源: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施植明教授


參考資料:

呂清夫譯(1991) 詹姆士.斯特林 專集 ﹐台北﹕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現代建築事典 (1992)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