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羅契 Kevin Roche (Dublin , Ireland . 1922-)
生平簡介
凱文•羅契出生於都柏林(Dublin),1945年畢業於愛爾蘭國際大學(Ireland National University)三年後移民到美國。在1950年加入沙里南(Eero Saarinen)事務所之前,他曾在倫敦、芝加哥和紐約等地工作。雖然他只比羅伯•范士利大三歲,但他傳統的建築論調卻與凡裘里對建築的包容性理想呈現出明顯的對比(范士利也曾於1954年在沙里南的事務所工作過)。在1961年,羅契與約翰•汀克羅合夥共同主持沙里南過逝後的事務所。他們的事物所有一特點,就是多用模型研究,從一開始的每一階段、每一計劃都有模型,所以一個作品的完成往往達三、五十個模型之多,顯然對建築的四度空間十分注重。位於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的漢登(Hamden)事務所目前擁有九十位職員。在1961年沙里南因患癌症去世前,他曾委託羅契和汀克羅繼續他的事務所。沙里南巧妙地運用表現主義而提高了在建築造型上的感性衝擊。他的信念就是“一旦一個人開始了他的觀念,這個觀念就必須極力擴張而且重覆運用到每個地方,如此……這建築就表現了他的意念”。誇張與結構外露論是沙里南用來表現建築物的根本技巧。羅契便繼續在這種沙里南的表現論的精神中去設計,雖然他的造型想像力是摻合了密斯冷靜抽象的幾何意味,即使在缺乏結構上體態與情感理論的狀況之下,羅契仍和沙里南一樣有著造型誇張的偏好。1922 6月14日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1945畢業於國立愛爾蘭大學且於該校拿到建築碩士,畢業後三年間先後在都柏林和倫敦的建築公司工作。到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研究修課。1948畢業於伊利諾理工學院研究院,另外加入設計美國總部大樓的計劃。1948加入沙里南的聯合事務所,位於密西根的Bloomfield Hills。1954成為事務所在設計上的首席地位。1961沙里南於9月1日去世,事務所由密西根州的Bloomfield Hills遷至康乃狄克州的漢登。他與同建築事務所的另一名合夥人John Dinkeloo致力於沙里南生前未完成的工作:聖路易市的傑佛遜紀念碑的擴建;JFK國際機場的TWA飛航中心;維吉尼亞洲Chatilly的Dulles國際機場航站大廈;Deere ﹠Company總部;CBS總部;Bell化學股份有限公司。1966將沙里南事務所更名為Kevin Roche John Dinkeloo聯合事務所。1981John Dinkeloo於6月15日去世,但事務所至今始終未更名。1982得到了建築最高榮譽之一的Pritzker大獎。
建築成就
“在現實中我們除了為建築的存在尋求合理的理由之外,我們亦有責任做附加的聲明。由於建築僅是致力於藝術的一件成果,有時直覺反而占了更多成分,故不需太過精準。因為當一個人設計中會十分強烈的堅信自己的信念,才會盡可能的強調,使之明確及易於了解……”以上是引用自羅契發表的一段演講,其中就可以理解他是如何強烈的肯定建築即是藝術的主張。
重要作品
Knights of Columbus Headquarters
這棟大樓羅契保留了建築在城市中應該表現的威嚴與精練。這一家保險公司位於城鎮的邊緣,於是它被設計為一個象徵性的塔,好讓人可以從公路的另一端遠遠就可看見,就像沉默的巨人守護在通往紐海芬(New Haven)的主要通道上。這座建築的特點是用巨型圓柱放在四個角落作為承載重量的塔,四條五尺高的鋼梁,跨度80英尺,支援23個樓層的辦公室,包含樓梯及其他可移動的物件。令人驚異的是圓形巨大量體和與這城市協調的尺度,塔頂的處理手法更不拘形式的如被利刃在頂端切離。他們盡其自然的在此塑造了一個強烈的印象,總是捉住了公路上任何行經者的眼光,充分表現出美國的商業力量。但為了不讓這一巨大的建築物對周邊環境造成壓迫 感,平面的配置及容積率都是必須經過仔細考量。不遠的街底正好有棟Charles Moore運用自然幾何型體手法設計的一棟建築物,和量體拘謹的Knights of Columbus Tower相對照,正好形成有趣的對比。
歐克蘭美術館
這是羅契早期的一個獨立設計。意識上過分嚴謹的表現,似乎顯出脫離了沙里南表現主義的範疇。它卻是一個反理論的沙里南建築──一個冷靜匿名的建築將其重點放在人們本身與他們的活動上,而非只是在一強而有利的造型想像上。這博物館將它的屋頂作成對土地損失的報償,是由一連串的屋頂花園和庭院所作成一種反紀念性的“非建築”(non-building)。羅契在這設計了一個令人難忘的配置,平面上看來就好像迷宮,並三個向度的相互接續著不同高度的平面。事實上原本的計劃為美術館、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這三個不同性質的建築物分別放在此基地內,然而最後決定合併為一個可供人遊憩的階梯式花園。所鄰接的市政府本身即為一地標性建築,且為了能在俯瞰舊金山海灣時,讓此基地和市政府之間作一個最適切的計劃。於是此建築便形成了能看見海的公園,每個不同高度建築的屋頂平台都有階梯引領穿越博物館到外部環境,同時也在市政府前提供了一個充滿綠意的開放空間。以上說明加州對此基地有利的氣候條件促進建築物可能發展的方向,同時也發人省思塑造外部環境及建築物之間的互動關係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卡敏斯機械公司
密斯提供了羅契風格上進化的的重心,而沙里南卻是他動態想像的基本要件,存在於這兩種極端表現主義的中間,羅契就是能確定他的方向。卡敏斯機械公司的辦公室與工廠是羅契走向自我了解(self-realigation)後最接近密斯的作品,充分表現了他對鋼料所堅持的觀念和密斯完全不同。自卡敏斯之後,羅契對結構在幾何形上與純感性的整體表現之間都能做很精細的處理。總是有一些可讓單一核心成為任何建築的力量和因素。此為一增建案,一棟古老的磚造建築位於此基地中心位置,是十九世紀遺留下的一座磨麥工廠,由於它仍是此地的地標性建築,故必須加強于人之印象。除了新舊建築在時空銜接及協調須掌握得當之外,還必須賦于此空間一個有趣的形體及可供1000名員工用餐的自助餐聽。羅契根據平行四邊行的格點,巧妙地轉換運用銳角及鈍角,每一個辦公室所延伸出的玻璃棚促進光的亮度而引進室內,傾斜玻璃組成的格子棚及帶狀的反射玻璃窗亦創造了一個有趣光影變化。
此三棟大樓都是以圍繞著一個垂直的中心空間而發展出具有彈性潛力的辦公大樓。萊特1906年在水牛城(Buffalo)的拉肯因管理大樓(Larkin Administration Building)也是屬於此種空間的類型。堆積起各個辦公室平面,開口都是朝著貫穿整座大樓的垂直核心。快適的工作環境是羅契一貫的主張,在福特基金大樓,羅契L形的平面將垂直的核心移到外牆以留設一方整的中庭,作為入口的過渡空間,每層都可全覽此以透明屋頂做為頂蓋的中庭造景花園。由於基地不平整,以抬高一層樓的高度做成階梯式的花園,三樓和四樓退縮成螺旋形的斷面,而對角的樓梯明確的暗示空間軸線及逃生方向。在國立高等教育中心馬蹄形的基地內,一開始便計劃為七層樓的辦公大樓,使用了玻璃覆蓋以辦公空間圍塑成的中央垂直核心及中庭。經由狹窄壓抑的入口進入中庭後,四個電梯便聳立在眼前,像四根大支柱一般的撐起整個空間。這一曲線的建築形體不但有助於地下停車場車道及車位的配置,而且更是在有限面積敷地內,做有效率使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學院人壽保險公司在Indianapolis的北方,這九棟新的建築物於基地內呈秩序排列發展,吸引大眾的注意及好評。這棟辦公大樓每階段包含三個方塊,以格子式的規則進而發展成九個。一個好的建築品質在羅契的設計中所堅持最初步的認知,此案亦不例外。菱形的基地在使用效率上被形狀限制,但羅契卻認現地前池水的反射透過傾斜的玻璃,也不失為發現建築的韻律感好方法。看過基地,羅契認為水池為基地的處理提供了很好的想法,平面上每個單元方整且相同,儘管如此,建築物往往會依不同的觀看角度而產生不同的表情。兩個立面為垂直的磚牆,而另外兩個立面是傾斜的玻璃帷幕,不同的材料卻產生如此協調的效果,豐富了建築的表情特質。一般人也許認為混合或平衡的使用些微不同的建築元素造成一些親切的特質,而羅契卻也用了其獨樹一格的手法團組這些元素,創造了千變萬化的美麗建築。
The Oakland Museum(Oakland , California / 1961-68)2.Richard C. Lee High School(New Haven , Connecticut / 1962-67)3.The Ford Foundation Headquarters(New York , New York / 1963-68)4.Women's Resident Colleges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hiladelphia , Pennsylvania / 1963)5.Fine Arts Center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 Massachusetts / 1964-74)6.National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Washington , D.C. / 1964)7.Knights of Columbus Headquarters(New Haven , Connecticut / 1965-69)8.United States Post Office(Columbus , Indiana / 1965-69)9.Creative Arts Center , Wesleyan University(Middletown , Connecticut / 1965-73)10.Aetna Life and Casualty Computer Building(Hartford , Connecticut / 1966-72)11.College Life Insurance Company of America Headquarters(Indianapolis , Indiana / 1967-71)12.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 , New York / 1967-85)13.United Nations Palaza(New York , New York / 1969-75 / 1979-83)14.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New York , New York / 1969)15.Richardson-Vicks , Inc. Headquarters(Wilton , Connecticut / 1970-74)16.Project for the Philadelphia Bicentennial(Philadelphia , Pennsylvania / 1971)17.Fiat Headquarters(Turin , Italy / 1973)18.Deere ﹠Company West Office Building(Moline , Illinois / 1975-79)19.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World Headquarters(Danbury , Connecticut / 1976-82)20.Exxon Corporation Headquarters(Fairfield , Connecticut / 1977)21.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 Headquarters(Rye , New York / 1977-82)22.Entrance Lobby ﹠Cafeteria of 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 , North Street(North Street , New York / 1977-82)23.Study for IBM Headquarters(Armonk , New York / 1977)24.Cummins Engine Company Corporate Headquarters(Columbus , Indiana / 1977-84)25.Conoco Inc. Petroleum Headquarters(Houston , Texas / 1979-84)26.John Deere Educational Center(Moline , Illinois / 1980-)27.Central Park Zoo(New York , New York / 1980-)27.E. F. Hutton Building(New York , New York / 1980-)28.Design for Two Buildings in Denver(Denver , Colorado / 1981)29.Study for Highrise Downtown Houston(Houston , Texas / 1981-)30.Highrise Competition Houston(Houston , Texas / 1981)31.Bouygues World Headquarters(Paris , France / 1983-)32.Limited Competition for an Office Building in Dallas(Dallas , Texas / 1984)33.IBM Hudson Hills Research Laboratory(New Castle , New York / 1984-)
參考資料
淵雲 編撰(1976 / 4)現代建築家 第三代 , 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 pp.50-91。
Philip Drew著 陳家沐、黃承令 譯(1975)建築叢書 第三代建築變化的意義 , 台北:六合圖書公司 pp.159~ 170。
建築和都市 A+U(1987年8月號)Kevin Roche 作品全集。
American High-Rise Buildings 1988年4月號 pp.32 ~ 47。
Paul Heyer (1982)America Architecture Idea and Ideologies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pp.51.52.79-80.97-99.123.144-145.162.218-219.269-271.272.283.
Joseph. A. Wilkes 著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ure, Design,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V.4 pp.273-275 。
William j. R. Curtis. 著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 p.563.558.705.558.595。
Charles Jencks 著 Architecture Today pp.25.28.63-64。
Chicago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1992-1993(Reconfiguration of An American Metropolis) p.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