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


生平簡介: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1918年其父親出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總經理,貝氏在香港度過他的童年。1927年父親調職舉家搬至上海。初中就讀上海青年會中學,高中畢業自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後來赴賓州大學攻讀,因為認為自己沒有畫圖的天賦而轉讀哈佛的麻省理工學院,貝氏埋首於圖書館,努力吸收歐洲近代建築相關的資訊,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醉心的,日後貝氏作品所呈現的雕塑性 ,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響。在貝氏早期的作品有密斯的影子,不過他不像密斯以坡璃為主要建材,貝氏採用混凝土紐約富蘭克林國家銀行(1951-57),鎮心廣場住宅區(1953-61),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1960-63)。到了中期,歷練累積了多年的經驗,貝氏充分掌握了混凝土的性質,作品趨向於柯比意式的雕塑感,其中當以全國大氣研究中心(1961-67),達拉斯市政廳(1966-77),等皆屬此方面的經典之作。貝氏擺脫密斯風格當屬甘乃迪紀念圖書館(1964-79)為濫觴,幾何性的平面取代規規矩矩的方盒子,蛻變出雕塑性的造型。後來有機會貝氏身為齊氏威奈公司專屬建築師,後來他有機會從事大尺度的都市建設案,貝氏從這些開發案獲得對土地使用的寶貴經驗,使得他的建築設計不單考慮建築物本身,更關切環境提什到都市設計的層面,著重創造社區意識與社區空間,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費城社會嶺住宅社區一案,而他們所接受的案子以辦公大樓與集合住宅為主,貝氏後來取得齊氏集團的協議於1955年將建築部門改組為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開始獨立執業,事務所共從事過114件設計案,其中66件是貝氏負責。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觀念,主導著貝氏一生的作品,如全國大氣研究中心(1961-67),伊弗森美術館(1961-68),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Des Moines Art Center)與康乃爾大學姜森美術館(1968-73)等。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氏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帷在手法上更著重再自然光的的投入,使內庭成為光庭,如香山飯店的常春廳(1979-82)紐約阿孟科IBM公司的入口大廳(1982-85),香港中國銀行的中庭(1982-90),紐約賽奈醫院古根漢館(1983-92),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1983-89)與比華利山莊創意藝人經濟中心(1986-89)等。光與空間的結合,使得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作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建築成就:

身為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貝氏的建築物四十餘年來始終秉持著現代建築的傳統,貝氏堅信建築不是流行風尚,不可能時刻變花招取寵,建築是千秋大業,要對社會歷史負責。他持續地對形式、空間、建材與技術研究探討,使作品更多樣性,更優秀。他從不為自己的設計辯說,從不自己執筆闡釋解析作品觀念,他認為建築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綜合貝氏個人所獲的的重要獎項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與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建築獎(普利茲建築獎相當於諾貝爾獎,是建築界的最高榮譽),及年雷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Medal of Liberty)等等。

建築作品:

富蘭克林銀行/紐約州(1951-57)
鎮心廣場住宅社區/華府(1953-61)
社會嶺住宅社區/費城(1957-64)
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科學館/劍橋(1959-64)
東西文化中心/夏威夷(1961-66)
國立大氣研究中心/科羅拉多州(1961-67)
伊佛森美術館/紐約州(1961-68)
甘乃迪國際機場/紐約州(1962-70)
姜森美術館紐約州(1968-73)
美國國家藝術東廂/華府(1968-78)
麥耶生交響音樂中心/德州(1981-89)
中銀大廈/香港(1982-90)
羅浮宮整建拿破崙廣場/巴黎(1983-89)

參考資料:

黃建敏著(1995)貝聿銘的世界,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麥可•坎奈爾(Michael Cannell) 著, 蕭美惠譯(1996)貝聿銘:現代主義泰斗, 台北, 智庫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