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 ‘Art Professions’ be Bourdieuean fields of 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ase of the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 /By Héléne Lipstadt

/Cultural Studies 17(3/4)2003. p390~p418

 

Keywords

1.           Bourdieu引用Bourdieu之說「只要我們牢記之前所提的,特別是習癖的發生性架構僅是藉由簡單的轉換,便能運用在實作的各個不同領域中這個事實,我們便能馬上理解在不同的實作領域中分屬不同階級的實作或是商品是依照對立的結構被組織起來的,這些結構彼此間的同構性[1]正是因為它們皆同構於階級條件中客觀對立的結構。」換句話說,Bourdieu所意指的是社會空間中不同性質的分類結構,其實只是殊途同歸地與經濟的階級劃分相互呼應,也就是所謂的「階級條件中客觀對立的結構」(莊瑞琳,)

2.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文化生產的場域,場域(field)就像是戲局(game)進行的場地,同時場域也是一個武斷的社會建構物,它的武斷性與人造性來自於它本身的自主性,也就是說一個場域的內部有其特殊而顯著的規則或邏輯,並且它必然劃定了特殊的時間與空間。一旦行動者進入戲局中,就必須接受這個戲局的預設或者是遊戲規則。(Héléne Lipstadt2003p399

公式:〔(習癖)(資本)〕+場域=實作

        〔(habit)(capital)〕+fieldpractice

3.           Architecture為本文探討之主題,作者嘗試以Bourdieu文化生產的場域概念來論證藝術專業文化產生的邏輯性,並以建築競賽為例,「建築競賽」(Architecture Competition)活動即是Bourdieu所指的場域。

4.           Competition在競賽中服膺及意識到不同場域的規則及邏輯,對行動者是非常重要的,Bourdieu稱之為 “feel for the game”的實作感。

5.           Professions布迪厄說,社會科學的對象不是對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進行深入的探索,而常常是對我們自以為已很了解的東西(professions)進行重新認識。 (陸興華)


 

[1] Bourdieu對於社會的圖像是一種三度空間似的立體圖,在這個社會空間中,每一個行動者都有自己的位置,同時也能感覺到自己與別人的相對位置關係,在Bourdieu繁複的論證中,雖然他一直沒有明講,事實上個人認為Bourdieu一直暗示著社會空間最基本的分類架構其實就是經濟條件,他用了整本書在談的關於文化品味的社會批判,正是要指出行動者文化品味的空間位置與他的階級位階高度的一致性,而這種一致性正是所謂社會空間的同構性。(莊瑞琳,)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