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

貝聿銘,I. M.Pei(廣州,1917)

生平簡介: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1935年赴賓州大學攻讀建築。貝聿銘對建築的憧憬源自於上海國際飯店,但是當他看到賓州大學建築系學生的繪畫本事後,貝氏自覺無畫圖的天份,但在一次的機緣下,經由麻省理工學院院長的艾莫生(William Emerson)的發現而使得貝聿銘有了一些自信,而繼續學建築。而後貝氏接受了院長的勸告,埋首在圖書館努力的吸收歐洲近代的建築資料,其中柯比意(Le Corbusier)的作品深深的吸引了貝聿銘,日後貝氏所呈現的雕塑性,也就深受柯比意的影響,1940年貝氏以優秀的成績畢業。

畢業後的貝聿銘在一家工程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是以混凝土工程見長的,所以在這段期間貝氏學到了混凝土的特性和雕塑性。

創意藝人經紀中心

 

 

建築成就:

1942年12月貝氏至哈佛大學攻讀建築碩士學位,建築融合著自然的空間理念,主導著貝氏的作品,如全國大氣中心、伊弗森美術館、狄莫伊藝術中心雕塑館等。光和空間的結合變化萬千,<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1946年貝氏畢業,由於中國的內戰使他仍暫留美國在哈佛大學任教。

貝氏的第一幢設計案是位在亞特蘭大的海灣石油公司辦公大樓(Gulf Oil Building),以鋼為骨架,外以大理石帷幕,所有構件都是在工廠預鑄,構成一個長方形的盒子,正立面有個遮雨篷,藉以標示出入口,十足的密斯派建築.但是在他後期的設計中仍是以混凝土為主,蛻變出雕塑性造型。

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聯合事務所,貝聿銘自行開業後的第一件工程是母校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科學館。自1959年創業起到1967年之間,他共計獲得九次美國建築師學會的設計獎,幾乎每有工程峻工,就受到同業的注目,所獲得的獎項包括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建築獎。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達拉斯市政廳

 

貝聿銘受西式教育、在美國執業、居住紐約;由這些可以想像的到他受到美國的影響很大,他和中國的建築關係始於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54∼63),其表現主義的造形是貝聿銘所有作品中的特例,也是他中生作品中唯一的教堂.而香港中國銀行的中銀大廈(1982∼91)是貝聿銘所有建築設計案中最高的建築物,也代表著他事業的顛峰.

貝聿銘很少作住宅設計,其四十年的建築生涯僅有兩幢私宅,一是貝聿銘的自宅(1951∼52),其平面是密斯風格,另一是德州福和市的單禘舍(TandyHouse,Fort Worth)

香山飯店 姜森美術館

 

重要作品:

 

路思義教堂

美國國家藝廊東廂

羅浮宮拿破崙廣場

麥耶生交響樂中心

達拉斯市政廳

姜森美術館

香山飯店

伊弗森美術館

印第安那大學藝術學院暨美術館

中銀大廈

 

 

  1. 1950∼52 海灣石油公司辦公大樓 Gulf Oil Building 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

  2. 1954∼63 路思義教堂 台灣/台中

  3. 1959∼64 麻省理工學院地球科學館 Earth Science Building.MIT 麻省/劍橋 Cambridge,Massachusetts

  4. 1960∼69 美國大使館 烏拉圭

  5. 1961∼67 全國大氣研究中心 科羅拉多 圓石市 Boulder,Colorado

  6. 1961∼68 伊弗森美術館 Everson Museum of Art 紐約州 西拉克斯市 Syracmuse,New York

  7. 1966∼77 達拉斯市政廳 Dallas Municipal Administration Center 德州 達拉斯 Dallas,Texas

  8. 1968∼73 姜森美術館 Herbert F.Johnson Museum of Art 紐約州 綺色佳 Ithaca,New York

  9. 1968∼78 美國國家藝廊東廂 National Gallery of Art-East Building 華府 Washington,D.C

10. 1974∼82 印第安那大學藝術學院暨美術館 Fine Arts Academic and Museum Building 印地安納州 布魯明頓市 Bloomington,Indiana

11. 1978∼82 德州商業大樓 Texas Commerce Tower in United Energy Plaza 德州 休士頓 Houston,Texas

12. 1979∼82 香山飯店 中國 北京

13. 1989∼86 世界貿易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佛羅里達州 邁阿密市 Miami,Florida

14. 1981∼89 麥耶生交響樂中心 Morton H.Meyerson Symphony center 德州 達拉斯 Dallas,Texas

15. 1982∼90 中銀大廈 Bank of China 香港 中環 Central,Hong Kong

16. 1983∼89 羅浮宮拿破崙廣場 Grand Louvre Cour Naopleon 法國 巴黎 Paris,France

17. 1986∼89 創意藝人經紀中心 Creation Articst Agency Center 加州 California

參考資料:

黃健敏 (1995) 貝聿銘的世界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Carter Wiseman (1990) I.M.PEI ,New York 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

www.pritzkerprize.com/pei.htm

www.mit.edu/people/bei/www/page4.html


建築作品分析一:

美國國藝廊東廂

Nation Gallery of Art-East wing Washington,.C/1968-78

 

基本資料

位在華府的美國國家藝廊,於1967年時擴建,館內的收藏品全是私人捐贈.1968年規劃設計國家藝廊增建的東廂(National Gallery of Art,East Building)時,正是後現代主義漸漸流行的時候,但貝聿銘仍篤信現代主義是主流,而堅決的表示建築不是講究流行的藝術,建築應該以環境為思考點,和鄰近的建築物相關並和街道結合,而街道應該和開放空間相關,所以這些的環境理念在東廂藝廊中得以淋漓盡致的發揮。

敷地計劃和剖面圖

草圖

 

設計理念

這些擴建工程的計劃是由貝聿銘先後和兩位館長共同所擬定.其中決定了美術館的規模應為一萬平方公尺,這樣的空間大概得花四十五分鐘參觀.而展覽館應該有親切感,空間不可能太大.因此<館中館>的構想和樓梯的設計就被納入建築計設之中.

設計需求

東廂藝廊的計劃空間按功能分為三大項:展覽,研究中心和後勤支援,其面積平均分配,各佔三分之一.和三個空間所夾的一個大廳空間。

設計理念

把三個不同性質的空間分開成獨立又有連繫的各別空間.而造成<館中館>的設計理念.並且把一個大的中庭空間介於這三個空間之中,以增加在美術館空間的變化性.

另外在展示的空間上,貝聿銘把親切感的空間手法引入美術館的各個展示空間上以破除美術館一直給民眾的嚴肅形象.

表現手法

在基地的配置上,貝聿銘決定了一個基本輪廓-一個順應環境的梯形.梯形的對角相連,分割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前者是藝廊,後者是研究中心.而藝廊和研究中心間以一個三角形中庭結合.以創造出虛實對應的豐富變化.

東廂的建築物高度,保持和賓州大道的建築物相同,東廂的外牆採用和西廂相同的大理石.兩廂之間的開放空間,在南北兩側以樹叢界定空間的範圍,這使得建築物立面的對稱性更形強化,也形成了導引的作用,一方面也阻隔了交通噪音的功效.開放空間的廣場上有七座小玻璃金字塔.這些玻璃金字塔具有美化廣場的雕塑品,也是地下也界的採光天窗。

東廂藝廊的大門向內凹陷,藉以在西立面形成一個位在廣場和藝廊之間的過度中介空間.而緊鄰大門的門廳高10英呎,穿過門廳到達光庭,光庭高達80英呎,這種空間開放壓縮的程序創造了驚喜的效果.且在光庭中的四棵綠樹是貝聿銘刻意的把自然元素引入室內.當然,在這光庭中也還是可以看到貝聿銘常用的手法-在空間設置藝術品

天橋是貝聿銘在美術館中經常可以看到的手法,站在天橋上可以看到地下層東廂藝廊的公共空間,當人們行動之際,可以變動欣賞視野和觀點來體驗空間.

在三角形角偶的三個展覽室,若按建築物的造形,其內部空間會出現難以使用的銳角,貝聿銘把銳角空間設計成為樓梯和儲藏室等服務空間,而克服此一問題.另外在每個展覽室都有螺旋樓梯,這是貝聿銘美術館設計的特有建築元素.而螺旋樓梯採自然光,這造成了樓梯在光影的烘托下分外具有雕塑感

親切感-這是在這美術館可以看到的特別手法.在展覽室的台階,可充當藝術品的展示台座,容人上下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作品,甚至可以坐在台階更親近親切的和作品共處,這是貝聿銘強調的多視角空間理念,這種輕鬆的觀賞方式是其它美術館所沒有的.貝聿銘認為美術館的先決條件是為藝術品提供可觀的環境,美術館應該是吸引人的歡樂場所

 

綜合評論

貝聿銘在東廂藝廊的設計案的成功大部份原因應該在於設計手法中對於基地環境的順應和空間親近感的設計手法.其中館中館的想法很擉到也增加了空間的趣味性再加上二個三角形量體和一個三角形中庭空間處理.更增加了美術館展示空間的變化性。

在這個設計案中,仍可以看到貝聿銘設計美術館的一貫手法-大空間,一個大的中庭空間可以讓在其中的人們感到各視野的變化性再經由坡道或是斜坡、天橋等動線的結合.更重要的是這些手法都要一個元素來搭配-陽光.經由這些表現的烘托,便可以把一個貝聿銘的美術館給投影出來了。

參考資料:

黃健敏(1995) 貝聿銘的世界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Carter Wiseman (1990) I.M.PEI ,New York 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

www.pritzkerprize.com/pei.htm

www.mit.edu/people/bei/www/page4.html


建築作品分析二:

達拉斯麥耶生交響樂中心

The Morton H.Meyerson Symphony Center 1981∼89 德州/達拉斯

 

基本資料

1980年達拉斯麥耶生交響樂中心籌備委員會決定由音響專家詹森和建築師貝聿銘來擔任達拉斯麥耶生交響樂中心的設計.1982年5月貝聿銘公開新交響樂中心設計案,這設計案秉持著其幾何的雕塑風格,設計案以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元素組合平面,企圖強調動態音樂現代紀念性

設計理念

貝聿銘對此建築感到非常的新鮮,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嘗試去作音樂廳的設計.所以他對委員們一直侃侃而談他個人對音樂的喜好,也表示他歷練過各種建築物的類型挑戰但卻未曾設計過音樂廳,所以他希望所設計的音樂廳是出自心靈深處的作品.一個有著大空間的音樂廳,不會有壓迫感,而且在舞台上應有變化性以呈現出美感.

設計需求

在音樂廳籌建委員們的走訪各國音樂廳下,他們擬訂出了一個基本的方針.委員們都認為維也納的樂友協會音樂廳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並典範.於是新的音樂廳有了二個先決條件:一是音樂廳的規模不要太大而音響的效果必須是一流的水準.二是,音樂廳必須是傳統歐洲式的鞋形狀.

表現手法

設計案強調空間的多元視野效果,希望藉由人們的活動來體驗各種不同的空間效果.當人們由大廳到二樓的演奏廳時,透明的玻璃立面將把市區的景觀引入.而這手法正相似於巴黎的龐畢度藝術中心.富麗堂皇的大廳是圓形空間的主體,東側有一個次要入口,西側有個餐廳,主要入口位在南向.西南角向著市區,呈圓錐體的弧形立面是由無一相同的二百一十一片玻璃所組成。

輕盈透明的圓形和堅實厚重的長方形成為強烈的對比.長方形是演奏廳,為了達到良好的音效,在建築設計方面做了許多配合的工作,如:演奏廳的屋頂是採鋼桁架,在桁架上下兩面各有厚達五公分的隔音混凝土.這是因為交響樂中心的位置正位在德州內路航線,為了避免噪音特別有此設計。

交響樂中心和藝術區的主街呈偏向東南二十六度的關係,貝聿銘在作規劃時刻意的去作了一個扭轉.其目的在於經營更佳的視野,使得市區成為交響樂中心的景觀舞台,而且這一扭轉可以讓演奏廳得到較寬廣的空間。

基地東側的藝術家廣場,此一廣場提供了寧靜的綠地和藝術品,是很受歡迎的公園,這也呼籲了貝聿銘的戶外雕塑

麥耶生交響樂中心的耗資高達一億六佰萬,是當時估價的二倍.而市府的固定預算下,為了籌錢,交響樂中心於1983年起,發動一個名為<偶石>的籌款活動,這項活動表示凡是捐款達某項標準,就可以在新交響樂中心留名.所以當初便以捐款最多的麥耶生來命名為此交響樂中心的名稱;故由地下室入口大廳到室內大廳時,會看見一堵<奉獻牆>,牆上刻著贊助者的大名。

陽光引入室內是貝聿銘在這音樂廳的主要手法之一,他讓陽光創造了室內變化莫測的室內效果.而在室內的陽光空間之中必定栽種樹木,以增加空間的親切感.綠樹陽光再加上大空間是貝聿銘作品的特色。

綜合評論

這一個設計案是貝聿銘後期的設計,從這個設計案可以看到許多貝聿銘之前一直秉持的手法,幾何的量體雕塑,內部空間的大面積自然採光及一個焦點的室內大空間.和他以前不同的是,這個設計案更採用了在龐畢度中心對外借景的手法,所以,在這裡的大面積採光不單單只是引入自然的光線,更可以在裡看到達拉斯的都市景觀,而且在這個設計案中更可以看到貝聿銘對建築施工品質的著重,而在部份他則仰賴工程師.所以,我們更可以知道一個傑出的建築是需要許多的優秀顧問來共同完成.

參考資料:

黃健敏 (1995) 貝聿銘的世界 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

Carter Wiseman (1990) I.M.PEI ,New York Harry Nabrams ,Inc Publisher

www.pritzkerprize.com/pei.htm

www.mit.edu/people/bei/www/pag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