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ru Takeyama                       竹山實

 

日本人。1934315日在札幌出生。1952-58年於東京早稻田大學就讀,1958年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曾於1960-61年在美國麻州的劍橋大學為TACJosep Lluis Sert, Hideo Sasaki工作,於1961-62年在紐約為Paul Lester Wiener, Isamu Noguchi, Harrison Abramovitz工作,還有於1962-64年在哥本哈根為Jorn Utzon, Arne Jacobsen, Finn Juhl Henning Larsen工作。自1965年於東京PresidentMinoru TakeyamaUnited Actions1975年在札幌建立營業處。在1962-63年擔任建築學校,丹麥皇家藝術學院的講師。1965-76年擔任助教,自1975年起擔任東京Musashino藝術大學的教授。拜訪的評論家:1965年早稻田大學,1966Hokkaido大學,1972 Kyushuh技術學院,1981年香港大學。拜訪的教授:1976, 1977, 1978, 1979, 1986年春天,柏克萊,加州大學;1982年香港大學,1983年新加坡大學;1987年哈佛大學。在1989-90年是Plym,伊利諾州大學,Urbana-Champaign的著名教授。日本建築協會以及日本建築師委員會成員。1982-84年精選建築師委員會和東京市成員;自1971年與Takefumi Aida, Takamitsu Azuma, Mayumi Miyawaki Makoto SuzukiArchiteXt成員。

獲得的獎項包括:1956年早稻田大學Togo Murano Prize1957Bienal, Sao Paulo, Grand Prize1971年及1974 Shogyo設計協會獎;1971年哈佛大學Wheelwright 獎學金;1975 Fulbright 研究獎學金;1975年日本展覽設計協會銀獎,1981World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Sofia, Bulgaria,特獎;1987年大阪建築師協會年度設計獎;1992JCD年度設計獎;1992年國際照明設計獎,1993年美國建築師協會名譽會員。

 

他認為自己是處於一個亂世之中,對建築是以一個改革者的態度來面對.他觀察的日本建築中有些是內外不調和的,所以他在設計上多著重於內部涵構與外部要協調.大部分的建築師思考都為類推法的思考,他自己也不否認他也是這種的思考.他覺得建築像細胞一樣,細胞與外部的世界之間有一細胞膜存在,而這層細胞膜的主要功用是溝通內外的作用.建築與外在實質環境間也有一層中介空間,這層中介空間就可以作為一緩衝及具溝通的橋樑.他並認為那層膜事實上也很重要,並不久那層膜即會變為自主獨立的了,不只僅限於溝通或作中介空間矣他也同時關社會文化與環境,認為建

築的設計上需考慮到這兩個層面,不只是建築的表層意義而已,也要考慮到深層意義.

 

我所努力的成果就是闡述一個空間的時代意義,類似是"時間與空間的敘述者".為了這個論述,我會做千百種不同的類似建築的試驗來完成目標.

Minoru Takeyama 在日本是被公認很卓越的建築師之一,並在國際間也頗受好評.有許多的不論是作品或文章皆被刊載在世界不同的建築雜誌,書籍中.並於世界不同的國家中的建築系授課.

 

另外,他也一直加強自己在建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獻身於教育方面.他在東京的Musashino 美術學校教書.當他是一位評論家時,他也在美國,歐洲及亞洲的幾所大學教書.1989-90年時,他也在 Illinuos大學擔任建築系的教授.他的作品也長在建築獎中得到不錯的成績,如日本年度的JCD建築獎.

 

他在建築符號學與探討都市問題中也有相當的研究, 1973年在北海道所設計的名為 "Beverley Tom" 的旅館,1980 在札幌的Nakamura 神經外科醫院等,都是對符號學與都市問題做有系統的研究與設計.

 

Takeyama 的設計思想有一部分是從後現代主義所影響來的,他所設計的建築物不只是有古典建築有點教條式帶歷史意義的設計,他也同時帶有一點大眾文化的口味,尊重現世代社會所架構出的建築樣式,但又並不完全的跟隨.(不論是在他的建築設計,工藝作品或環境設計方面.)

 

Takeyama 的建築觀,他自己稱為 "建築的異質性".他不僅僅是追求一個所謂的

高度複雜的設計模式而已,也對由於現時代媒體快速發展與變化快速的社會所架構起來的一些疑問,產生了一些道德良心的反省.他也採取了一些實際的行動,如自己的設計案中有一些對社會較有一些正面的教育意義,對日本當前混亂的建築文化產生了一些良好的示範,所以其不只是一位建築師,更是一位有良心的建築教育家.

 

Minoru Takeyama 的建築宣言

 

建築是支配其表現及內容意義之間相互關係的敘述者。建築的現象可以被比喻為一個呈現出極度不同視覺的巨型萬花筒。這視覺作用的異質性分配了一個同質的內容,由它的種族、宗教及單一語言在社會學上的解釋。換句話說,在它文化上的趨勢,建築師的創造力是異質性表現和同質性內容的敘述者。

“相等”或”相異”----我們可以把這種”相似”或”不相似”的關係定義為在兩本質之間一種基礎的連續,一種基礎的型態從一個人確定他的方針和存在分解出來的。假設我一直使用一種尺度來測量連續的感覺,藉由插入類似、相似及相異,介於”極端相似”和”不相似”的三個尺度之間。簡單來說,類似包括了聯合類似的內容而不管形式和結構的不同;例如,一隻鳥和一隻昆蟲的翅膀是相似的,另一方面讓我們找一個形式的相似點而非內容(比如功能);例如,一隻鳥的翅膀和一隻狗的腿。

就抽象的意義而言,相異包括了建立一個介於兩種本質之間的關係。此連續仍然可以被估量於不相似或”不像”的元素。例如,試著將烏龜的頭敘述為蘑菇。他們在一般生物學中一點關係也沒有。他們的形式和內容是不同的。然而在日本,他們都是陰莖的象徵!他們被如此比喻不只在於內在的意義而且也在於他們象徵的意義,是一種人類特殊想法的深植於歷史次文化的結果。  


就他們在一特有文化的非本質意義而言,透過相異性我們能夠追蹤介於連結既不在架構中也不在內容中之間的要素的連續關係。這是一個概念上的工具來對付我們環境現象的增加的多元性和不相似性。如果我們回頭看城市和建築學的進化,相異性甚至能夠被看成以朝向未來的方向。例如當建築環境逐漸從透過農業和工業的連續舞台的鄉村到城市的演變而來,和當建築的空間逐漸形成於它主要的背景從從務實的到語義的透過功能的各種程度, 還有概念處理同質性的那個從相異性的那個相似的舞台轉變的連續性。當我們的理解從一舞台到下一個逐漸形成, 建築學的原始意思失去了它的內在動機有利於一個愈來愈多地隨心所欲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