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 1958

UNESCO Headquarters, Paris, France, 1958


by Marcel Breuer

1953年,由於Gropius 的推薦,Breuer 及義大利工程師Pier Luigi Nervi、法國建築師Bernard H. Zehrfuss 共同合作設計法國的聯合國文教組織大樓。

空間架構:
"Y" 字型的平面,成為它在外型上最大的特色。三條骨架的相交都相當的圓滑,讓建築形體有完整的連續性和曲線化的外型。同時這樣的設計也讓內部空間很容易流通,靠窗的部分成為一間間連續的辦公室,大樓的中心容納所有的垂直動線及服務設施。
結構:
Breuer 曾經談到,近幾年的結構演進中,最大的改變在於簡單的壓力結構轉變成連續性的拉力結構,藉由交錯的鋼筋,建築物的骨架可以一體化,可以延長伸入空中,尤其將結構加以凸顯以滿足人們的好奇。 在總部大樓的屋頂面,以鋼筋混凝土連續的折版獲得大跨度空間的需求,屋面內外完全表露,機械設備都裝設在側壁內。

遮陽裝置:
Breuer肯定近代建築對玻璃的使用,認為它是人們對於陽光及戶外生活的渴望,同時對於大量光線所造成的問題,認為室內設備的控制不是有效而正面的,應該直接做在室外成為建築的一部份、成為外表的一部份。 在總部大樓的牆壁外面便使用了一層控制陽光的裝置,成為該建築的一大特色。

參考資料︰

1. 蔡毓芬譯(1999)現代建築史,pp.128,台北:地景。

2. Placzek, Adolf K.(1982)Macmillan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s,pp.286-287,New York:Free Press。

3. Julier, Guy.(1993)The Thames and Hudson dictionary of 20th century design and designers,pp.42-43,London:Thames and Hudson。

4. Wilkes, Joseph A. ed.(1990)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ure,pp.474-475,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5. Sharp, Dennis ed.(1991)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e,pp.28-29,New York:Whitney Library of Design。

6. 鍾英光譯(1971)陽光與陰影,台北:台隆。

7. 吳煥加(1998)廿世紀西方建築史(下集),pp.9,台北:田園城市。

8.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1992)現代建築事典,台北:台灣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