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認知的課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討論主體(subject)與客體(object)的觀點,這兩個觀點對於西方認知過程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這兩種立場衍生出唯心(ideal)、唯物(material)、主觀(subject)、客觀(object)的態度,在面不同的認知論時,藉由這些觀點和態度,可以清晰的釐清其差異。

  整個西方早期的哲學思想建立在客體的架構上,所謂的客體是指主體外的觀察物體,而主體便是觀察者本身,必須藉由對客體的認知才能瞭解真實,他們認為客體是事實在自然中的呈現,意味著客體代表真實,因此要瞭解真實需從客體出發,但也因此而忽略了主體思維影響認知的事實,雖然早期哲學家已意識到這點,而導入主體因素,但整體而言,主體所扮演的角色僅止於對客體唯心的認知,而非客體客觀的認知,由於早期的出發點是以純粹的客體出發,因此產生了許多觀察認知的方法,為日後的科學、美學奠定認知的基礎。

  在早期西方的歷史中從希臘時期開始,一直處於君權、宗教、帝國的時期中,這樣的背景因素下,是不允許個體意識的發展,因此在當時認為主體的認知是來自於神的旨意,是與生俱來的,是聖潔的,不能被觀察的,促使對主體的認知受到壓抑,這的觀點影響當時的哲學思想、美學觀點,到了文藝復興以後,個體意識逐漸抬頭,笛卡爾(Descartes)的『我思,故我在』,弗洛依德(Freud)的潛意識才開始從主體為出發,而由主體本身來認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