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主義之探討


時代背景調查

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需要有豐富且多樣的建築來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
 
十九世紀時,由於交通的便利、考古學的進展、出版事業的發達、加上攝影技術的發
明,增益了人們對於以往各時代和各個地區之建築遺產及發展,於是出現了希臘、羅
馬、拜占庭、中世紀、文藝復興及東方情調的建築在許多城市中紛然雜陳的局面。
 
哲學觀的改變,使得人們對於真理為何產生質疑;一如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庫桑聲稱
「一切哲學上的真理已為過去的哲學家闡明了,不可能再發現新的真理了,哲學的任
務只在從過去的體系中批判地選擇真理。」

 

主要理念

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建築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建築形式,不講求固定的法式,只講
求比例均衡,注重純形式美。

表現形式種類

1.材料色彩較為多樣性。
 
2.形式較為活潑。
 
3.材料與材料間的組合較為明顯,如磚的裸露,與磚和石材間組合的處理,這種處理方
式在以往是不被允許的。
 
4.加入了地方性色彩(風土建築)及高級樣式之融合,例如,在古典的建築平面上,融
入了哥德式的立面形式,或於立面採用仿巴洛克風格,再加入繁瑣的雕飾而形成的建
築(如巴黎歌劇院)。

對歷史及建築之影響

折衷主義的出現可說是在投合大眾喜好的實用性前提下所衍生出來的,她的出現,雖
然將建築樣式的各種可能性表現出來,但總的來說,折衷主義仍趨於保守,始終不能
脫離歷史樣式的圈圈中,亦沒有按照當時不斷出現的新建築材料和新建築技術去創造
與之相對應的新建築形式。例如折衷主義傳入美國後,使得「形隨機能」的觀念蕩然
無存,現代化的腳步又退回到歷史的樣式裡,其對美國的影響力達半世紀之久(從傳
入美國後),甚至在萊特的自傳中亦提及:「......於1893年,他們(折衷主義)摧毀了
沙利文..........也幾乎摧毀了我《They killed sullivan in 1893......they almost killed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