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形式


1

這棟建築位於轉角,入口呈現弧狀,兩側有衛塔聳立夾峙。
拱廊向左右展開,右側尾部以角塔收住,相當有氣勢。為二○
年代最流行的平面(即左右對稱,中央明顯,兩翼向左右展開)。

2

建築主體為木造,而一部分外圍由磚牆將木構造包被起來,
使得建築物整體形成紅磚與白色倣石造的(混合)表現,類
似英國安妮女王風格(Queen Anne Revival)之歷史樣式。

3

一、二樓有陽台為東南亞熱帶地區殖民地建築樣式共有之建
築特徵。二樓陽台走廊內側牆面使用(魚鱗板)(Weather-board)
的構造樣式,乃由美傳入日本(屬寒帶地區的樣式),再由
日本傳入台灣。形成了熱帶與寒帶構造樣式並存的折衷形式。

4

裝飾:在單調的壁面上,以一些浪型花飾,及彩帶等,加上
勳章飾圓盤而組合成本棟之主要裝飾樣式。

5

老虎窗:凸出於斜屋頂的天窗,能增加屋頂的變化,亦有間接採光的作用。

6

雙柱廊:二樓柱子採雙柱支撐形式,類似巴洛克之雙柱形式;
現除右翼部份還保留現狀外,其餘皆已改建或加蓋。

7

衛樓:位於入口兩側,其屋頂形式為十九世紀中葉頗為流行之
曼薩爾式屋頂(Mansard style),使得屋頂顯得較為輕巧和豐富。

8

拱廊:如同羅馬之拱廊,一樓原為一連續圓拱之長廊,有遮蔽
烈陽和雨水的功能,而廊內的光線明暗變化,也增加了空間的趣味。
但現今之拱廊已加蓋成窗戶的樣子了,頗為遺憾。

9

柱式:本建築採用了四種柱式;但約略的只有兩種,即科林新和
羅馬(混和形式)。其分別出現在外觀立面及內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