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設計檢討

  為什麼概念與手法無法配合?

延續著Libeskind的設計concept 再配合手法表現做參考,很容易就被這樣的

框框圍困住了。像兩條線的對話案例,基於都市脈絡的依循概念,形體受制

於軸線的分割,比照Libeskind 的手法執行設計是一大缺失。

 

   執行手法的程序≠設計依循的程序以至於跳脫不開Libeskind 的型體模式何謂執

   行手法?

     兩條線的交錯,型體扭曲與天井筆直的處理------顛沛流離的概念

     交錯的空間上下樓層,螺旋式的樓層變化---------辯證的知識

     何謂設計手法?

     顛沛流連的概念-----------同上

                   -----------交錯的斜柱,錯開的空間

                   -----------雜亂的開窗空隙

 

   釐清後的設計依循程序

     推廣教育的表達-----------管道的交流、多元的教育(概念)

   

   

     設計的手法-----------------交錯複雜的走道空間(可能依循軸線脈絡)

               -----------------高低不一的空間串連

               -----------------不同扭曲型體的多元空間

               -----------------各種可能表達概念的手法

   

  第二次設計檢討

●斜版      希望產生交錯的感覺(可是指示圖面的斜線,空間感受不到)操作上手法得

重要性,次次檢討,感受空間與概念的相互關係

1.進入口的感受、方向、方式(為何?)

2.背面入口處的處理,周邊空地的處理

 

●戶外空間上的考量       戶外平台感受整個不規則建物的感受

 

●三個型體上的堆疊組合上的應用

 

●挑空的天井         貫穿其中,其採光的方式,設計出的光線空間感也就是操作手法的採

,表達出什麼和具有什麼光線感的重要性       

1.確定光線要表達的意圖

2.光線表達的感受可以達到的手法

 

   不規則空間---------規畫上和實質上的利用,如何圍塑出來,圍塑出來空間的使用如何

   Case Study-----------------------維多立亞裝飾博物館增建案設計

                   ------------------------柏林與猶太博物館

                   ------------------------Postdamer Platz 之都市計畫

 

  第一次設計案-------------------台灣科技大學技職教育推廣中心

               -------------------圖面

               -------------------檢討

 

  第二次設計案-------------------台灣科技大學圖書館

               -------------------圖面

               -------------------檢討

 

  第三次設計案-------------------台灣科技大學學生活動暨技職推廣中心

               --------------------概念

               --------------------圖面

  學生活動中心--------------依循著上一次的設計案概念,舊有的教育技職體系(垂直向度)

                         像是壓迫的空間結構,脫離束縛〞藉由音樂的旋律而獲得舒緩。

  技術教育推廣中心-------放射的能量,由軸線作主觀的隱含意義,像藉由各(水平向度)

         種管道蔓延而伸展開來

 

  概念的表達------------能量的放射由內到外,由外到內,集中於學生活動中心處的一個結點

,像是學生活力能源與教育能源的中心

 

兩者之間的連結---------一種垂直向度與水平向度的聯繫與交接節點

                                        

                    〝能源核心〞

                               手法:中介空間--------具機能性      表演空間 

                                   非機能性      入口(處)意象

                    〝聯繫〞

                      通道-------------純粹的走道空間      長廊or斜廊

                                   垂直動線      樓梯or坡道

《核心》戶外廣場的核心--------------學生活動的聚集、配合地下空間的使用活絡整個

廣場、表演空間的設施為主要焦點(一個半戶外場所)

        內部廣場的核心--------------建築物本身藉由管道爬伸聚集於較高的六樓層的

空間為主要核心為一個學生社團主要活動的空間

並位於主要戶外廣場核心的上方

戶外廣場核心    內部廣場核心      (互相對應)

 

  結構的問題----------------因為整個斜體的量體構架,以至於在結構的細部上應多花先心力,

尤其在細部方面的接頭構件,如何支撐

  概念與執行度的問題----一個好的概念也是需要用時間花心力來操作的但往往我在操作的

過程當中遇到一些盲點,以至於失去了方向

  最後一次的操作檢討----由於這一次是最後一次的操作設計,時間也較長有比較多的反覆檢

討時間,我覺得在概念上的掌控比上兩次來的好,只是有很多的細

節還需在仔細檢討,必須承認這次我的進度還是嫌慢了點,很多的

地方沒檢討到。

                       像是評圖老師說的結構上的問題、地下室的問題不夠所謂的〝解構〞

如可以在思考,把地板翻上來…………等等。

  最後一次操作的感想-----藉由這一次的仿效式設計,正如劉老師所講的可以藉由了解建築史

並實際一些依循做操作設計上的實質幫助,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

                       也是一種很不一樣的學習,就像是做了這次設計瞭解了一位建築學派

大師的作品,並思考調整原本作設計的想法。

                       也藉由小組的討論像是不僅僅瞭解一位建築大師同時也多讀了好幾本

書的感覺。這是我這是設計課所得到的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