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內文摘要
|
|
1. 導言:永續生活 作者試圖針對都市蔓延的現況分析依據,在於Forrester (1971)的「世界動態」、「產業動態管理」、「都市動態」來理解對複雜系統的管理過程。 自從二次大戰後,都市成長與人口變遷戲劇性地改變公共政策的規則與衝擊,從各種尺度(全球—國家—地方)也開始關切平衡都市-鄉村的各種路徑需要,以及非控制發展的不利衝擊。這些成就包含保存開放空間、食物、纖維產品、環境品質以及其他可提升生活品質層面的事物。 綜合發展理念促進永續使用自然資源的政策,保持資源生產能力並且防止資源透過很多國際發展支援的墮落和代理。這對發展中國家購買必要食品商品特別重要,防止在環境裡的生產能力或者反面趨勢墮落下降的惡性循環。 從世界動態的觀點看,開發中國家如果依賴食物輸入來交換工業輸出,將以環境資源成本來支付,自然資源失衡的成本。 開發國家(或如主要食物出口國)來看,土地生產力提升超越農地供給與本國人口成長,而導致部分鄉村土地因不同需求變換為其他使用。
平衡自然資源 供應與需求 在供應方,限制食物生產能量的原則,是基於由美國、加拿大、部分歐盟、澳洲、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國的事實。這些國家約有全世界的85%佔有率。 在美國穀物收穫的成長限制,是透過土地生產力的增加以抵銷農地的流失。但無意義的增加速度,與國內人口成長已無明顯關係。歐盟地區自1997年後,回歸其農地作為農地生產使用,部分國家甚至將其具有高度生產力的低地變更回自然保育。換句話說,各國以不再進行無意義的大量生產穀物的出口。 小結其前提為,確認土地生產力提升有助於維持國家或區域的食物消耗平衡,再回頭評估非都市土地的使用調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