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修復與再利用探討

 

一、前言

位於舊台北熱鬧社區內日據時期的市定古蹟建物-台北當代藝術館座落於台北市大同區建明里,鄰近的大同社區是充滿文化歷史的社區,也是五金、化工及雜貨等工業貿易發展的重心。台北當代藝術館發揮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精神,為老建築注入新生命;建築物已有八十二年歷史,日據年代最早興建目的是日本小學(它的建築師與台灣總督府的建築師是同一人)、台北市政府使用達40,到現今二十一世紀的台北當代藝術館,紅磚、灰瓦與鐘樓,建物外觀依然存留著古樸的韻味,是緬懷再生台灣歷史的平台。創造出一個時代藝術的溝通核心及活動場域時,當我們進入此棟建築物,是否可以感受了解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與當下給予舊建物再利用所營造新氛圍所感染。

 

二、歷史沿革與建築特色

(一)、日據時期建成尋常小學校

於日據時期(大正十年,1921年)為建成尋常小學校1,建築主體為ㄇ字型校園配置,所圍塑出的空地操場上有跑道,在當時,校方十分重視體育教育,在校園北面分別為高、低年級學生所設計深淺不同的方形和圓形兩座游泳池,另外,校園東側有一處相撲場(日語稱為土俵)。正值太平洋戰爭期間戰事吃緊,學校會利用校園空地來從事植物栽種。除了臨長安西路的正中入口外,兩側各設一邊供師生進出(目前已做為咖啡館與警衛室),右側依序為會客室、事務室和醫務室。左側依次為校長職員室及教職員室。二樓中央為大禮堂,其兩側各有四間教室。如配置圖Japanese site plane.tif,比較有趣的是學校正面入口掛有天皇像的地方,稱做奉天庫2。在中央大斜屋頂上的突出幾個老虎窗Domer Window及中央的西式銅質塔樓(圖一),尖端設置避雷針為一大特色,其中弧形的老虎窗具有通風功能,始屋頂不至太熱。二樓外牆出現如中國斗拱的屋簷加斜撐木(Bracket)承挑,及一對Tuscan柱式,另外入口拱廊3的角柱使用Corinthian 柱式及花飾拱心石都屬上乘之做。

 

(二)、台北市政府

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建成尋常小學被迫廢校,台北市政府遷入,曾陸續增建不少建物及設施(停車場)。民國八十二年,正值黃大洲市長任內,決定將市政府遷往新市政大樓(也是目前信義區所在地),建成國中正式接管舊市府建築,並著手準備遷校,八十三年底,台北市政府易主,市長陳水扁決定保存舊市府大樓,並將之規劃為北市第二美術館,以加強古蹟建築之文化性用途。此舉衍生建成師生家長不滿並抗爭,市府於八十四年提出九個方4讓師生與家長們參考,現場的學者與家長幾乎毫無異議的折衷選擇;也就是只保留長西路立面建築,後面做為建成國中校舍。

 

三、建築特色與修復內容

(一)、建成尋常小學校空間格局有下列特色:

1.配置型式為古典的對稱型與裝飾性鐘樓強調中軸線意象。

2.前棟兩端與中央門廊強調出入口。

3.以ㄇ字型格局圍繞中央操場,形成運動場。

4.東西兩側建物教室旁之拱形廊道形成主要語彙(圖二)。

5.前棟一樓中央出入門廊為儀典性空間規劃。

(二)、台北市政府增建:

1.各科處組的辦公空間與其它附屬設施。

2.拆除原有四周的圍牆。

3.為停車之便,將操場改為停車場。

4.前棟主入口處通達二樓上方市長室之仿巴洛克型式之樓梯。

5.於高玉樹擔任市長時,於面臨長安西路的左右兩側入口(圖三),上面裝飾著希臘式圓柱。

(三)、當代術館修復工作:

在修復工程內容中包括舊市政府整體修復及周邊設施與內部空間再利用等工程範圍,主要工程項目包括:假設工程、拆除運棄工程、屋頂桁架整修工程、屋瓦工程(含屋頂防水)、結構補強工程、室內整修工程、門窗修護及新作工作,蟲害防治工程、油漆工程、水電空調及消防設備工程、立面清洗及表面化學性防護工        程、公共安全防火工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央二樓上方之隔               間拆除來回復當時學校大禮堂的彈性空間。

 

四、修復工程發現大紀事

(一)、側邊樓梯發現:

  於敲除工程進行時,西側雜物室空間隔間牆拆除後發現一座RC造磨石子舖面樓梯,且舊有樓梯保存良好。

(二)、中央樓梯拆除:

  前棟中央入口大廳,修護前設有仿巴洛克型式樓梯通達二樓市長室。依調查研究階段研判入口大廳應為挑空至二樓之大廳(此處原無樓梯),此次部分將樓梯及二樓樓板拆除,回復早期之大禮堂格局。

(三)、六處拱門:

  入口大廳兩側牆面原為走道佈告欄,施工時敲除表面粉刷層後,發現舊有六處拱門形貌,經審查會議結論為尊重古蹟以恢復原有形貌為原則。原有清水磚表面已受嚴重損毀無法修復,故作表面裝修並於舊有牆面上重新粉刷,而六處拱門恢復後以木皮包覆。Interior destoration.tif

 

(四)、新舊屋瓦使用紀錄

1.      前棟建物屋面,因光復後將原有銅瓦拆除,改以石綿瓦替代(圖四),因長年失修破損,進而全面將石綿瓦拆除,改以日治時期原有銅皮箿屋頂之施工方式全面翻新。

2.    舊有文化瓦拆卸後,將之集中並檢選完整者備用,重新舖置有二處;第一進西側背面及西翼前方一部份,形成「L」型之完整屋面(Roof display.tif),另一處東翼局部屋面。

 

 

 

 

(五)、電梯工程

   為設置無障礙空間及各式藝術品展示時搬運便利及安全,在前棟入口右邊後區(圖五),設置一座容量3000(約34人座)公斤油壓客貨兼殘障電梯一部。為避免機坑開挖傷及原建築物週邊之基礎,所以開挖時均以人工方式開挖。

 

(六)、新建附屬建物

  因應舊築本體改變使用性能不同之需求,必須增加電力、空調與消防設備,但上述設施之荷重與轉運噪音震動等問題,將對古蹟長期保存造成影響,故於建築本體週邊外,增建機電房、冰水主機房等設備空間,但並未作整體及未來擴充之考量,造成日後大型空調機具設備外露,與歷史性建物外觀明顯無法融合(圖六)。

 

五、展示空間與歷史性建物相輔相成

近年來,新建美術館與藝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全世界各地的城市當中,藝術家往往偏好由老舊建物改建的展覽空間,這些記憶著過往的建築物與新建成展覽空間迥異反往往給予藝術家時代上的考量,也就是這些能夠與過去和未來對話的建築體,讓藝術家有更多的啟發和天馬行空想像空間。

有趣的是,舊建築物因歲月的洗禮反而如魔術般為藝術家提供一個時代背景和文化脈絡,尤其是有主題性的特展時更趨明顯。新完成的美術館或因建築師的精心規劃反而無法提供邀展藝術家創握的靈感。如同Lreon Paroissien5所說,「建築師必須挑戰自己;一棟新的建築設計,應該要利用空間與其屬性來刺激並歡迎藝術家來參與,而不是間接的壓迫或是限制他們。」國外很多案例中都是將學校建築改建為展覽藝術空間,其中有位於紐約市皇后區PS1(public school 1,Queen),與美國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建立合作關係,是學校改建藝術空間與工作是最負盛名的一個案例6,英國伯明罕等地的老舊學校也是成功的轉型成為公共展覽空間與藝術家工作室。

學校空間配置形式的大小非常適合藝術家從事藝術裝置,將多位藝術家的作品並置,將連續空間緊密結合,同時又保持空間的自主性,是適合改建為展覽場地或工作室的建築,通常位於較有歷史文化社區展覽館,藝術家、策展人及藝評常被此類社區完整的歷史人文深度特質所吸引。

 

六、再利用與民眾參與

歷史建築物應充分再利用以突顯其價值,所以透過文化設施、商業行為等活動來拉近並滿足民眾情感的上需求,台北當代藝術館於當初成立時,從日籍校友與古蹟保存學者大力疾呼保存留下建成學校的動作來看已可視為民眾參與的最好例子;而與地方民眾的互動關係透過邀展藝術家的設計與概念,透過平面媒介的手法帶進這個藝術殿堂7

「印象中舊樓是棟日式的老房子,長長的紅磚走廊,一間間舊塌塌的辦公室,頂上有個大電風扇發出慘叫轉著,科長的藤椅已經破了好幾個大洞...,如一間間的辦公室都變成了展覽間,有裝置藝術,有數位輸出的畫作」。8



1 早期就讀建成尋常小學校者,為日本人為主,而日治時期的台灣人方可日本人認定町內名人之子,且須通過日文考試方可就讀。而畢業校友中,大多為醫生或商人。

2 日本人對天皇極為尊敬,所以,當學生行經此處時不可高聲談笑,或出現不莊重的言語或動作,且出入校園多從兩側邊們出入,少由正門進出。

3 入口拱廊又「車寄」,日文亦為停車下客之所。

4舊市府全面保留、舊市府拆除右翼、只保留長安西路立面,後面做為建成國中校舍、舊市府保留鐘樓部分,舊市府全面拆除、現址改建、建成遷校至其它國小等九項方案..

5台北當代藝術館第一任館長。

61971年建立,P.S. 1現代藝術中心是美國本土致力於當代藝術,歷史最悠久且規模最大的藝術組織之一。

7 廖偉立,平面媒體藝術家,於長安西路神話特展中,以「藝術與社區」為題,側重台北當代藝術館與其鄰近街區之關係為題材。

8 Takol Living Here,文字創作者網站。http://www.takol.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