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Corbusier

Pavillon  de Suisse , Paris      1930-32

瑞士學生會館


基本資料 設計圖面 設計構想及方法 綜合評論 參考資料

基本資料

位置:法國巴黎

建築類型:學生宿舍

構造:RC造

設計需求:42間的學生宿舍、院長宿舍、圖書館、食堂、管理室、員工臥房

巴黎地圖

校園配置圖

基地圖

to top


設計圖面:點圖可放大

 

 

 

 
cad檔下載--一樓平面圖 二至四樓平面圖 五樓平面圖  

SKETCHUP 圖檔 下載  3D

   

3d-cad檔

MOVIE模型短片下載

to top


設計構想及方式

    在當時舉世能共同走向幾何世界之造型表現之時,他已獨自走向一種較具個性話的表達方式。瑞士會館一層挑空的柱列,呈現種較具擬人化的曲線造型,略為彎曲得樓梯間外牆和亂石砌得牆面走出了他與眾不同的第一步,也是科比意建築表現中首次使用曲線。
之後由於受到自然思想的影響,科比意在形式上獨自走向粗曠風格,鄉土造型以及古典形式之混合表現,如粗石牆面表現的粗曠感就是科比意後期粗曠風格的第一步。
    巨大支柱--結構所需,可看出科比意對擬人體型態之興趣,之後這設計模式也套用再馬賽公寓及巴西學生會館上。
    最自由且富想像力的創作,整棟建築立足於一排巨大的柱子上,這要部分為一長方體,其中一個面由玻璃帷幕牆構成,另一面則謹慎的接續了以粗石砌、具有曲線外牆的樓梯間。


    和早期在嚴格的理學原則限制下的形式表現比較起來,這時的科比意追求的是一種能喚起詩意反應,能產生感情聯想得事物,所以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由無個性抽象的『宗旨形式』到達表達構造方法的鄉土造形,其人則濡沐再對一種生命的感動中。

    1930舉世仍走向幾何得國際樣式時,科布利用設計希臘靜態氣質和巴洛克氣質得對立表現,再造型曲面牆上,其個性化的表現的確是與眾不同。

    根據giedion之說法,這是現代建築中第一個再度使用波狀牆面的建築。由立方體形式構成組體建築前方、樓梯間、入口門廳和服務空間較低矮得外牆,則很謹慎地被朔造成波狀牆面。這種建築群體得配置手法不僅給建築帶來了『肖畫』得效果,更在靜態的主體建築之前帶來了一種運動擴張得表現。入口門廳的內部空間也由於牆面的波狀運動而生予人印象深刻的動態效果。

    再室內裝修上牆壁也配上木材得斷面、或沙土上刮出的風紋等,顯示自然對象的物質的、生物構造組織之照片,再次強調了科比意的自然風格。

to top


 

綜合評論

    再做這份資料時其實這一個建築物並沒有特別出名,至少在找資料時資源不是很多,原因應該是這是科布早期風格轉換的初步,再這案例中有很多是科布第一次的嘗試,所以設計手法還蠻保守的,而這樣的設計手法在馬賽公寓中被發展的很好,所以馬賽公寓反而有很多資料跟書籍有介紹分析。

1.一樓挑空,只有柱位沒有牆,讓這一樓空間可以跟週遭環境的結合,易於接觸到達,這設計手法雖然早在70年前就有,但是台灣最近這10年內才有住宅設計能這樣考量,大大改善了居住品質,也創造了公共空間,一舉數得。

2.5樓空中花園,結合5樓的公共空間創造自然停留在高層摟上--這一點台灣也是近幾年慢慢流行,再集合住宅中常常可以看到屋頂上是空中花園的設計手法,因為都市化的原因,綠化空間變少了,綠化可以提高生活環境的品質,近年來綠建築的推廣,綠化也是重點之一。

3.現代建築中第一個再度使用波狀牆面的建築--這一點對造型上蠻不錯的,有張力

4.水平窗帶--位於北向的水平窗帶凸出於方形結構體上,很像是鑲上去似的,金屬得材質相連於粗操得牆面,更襯托出材質感,其中水平窗帶中的窗戶還有設計百頁,可以遮陽光,同時也是立面造型上的元素,更豐富造型上的層次。

to top


參考資料

柯比意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IHTA研究報告--孫全文/曾梓峰

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 建築思維研究室

http://www.fondationsuisse.fr/瑞士學生會館網站(法文)

盧. 柯比瑞--張彧鴻/呂清夫

to top


建議使用IE 6.0及800x600的螢幕解析度瀏覽本站.

歡迎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