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比意的都市觀

於一九二五年時柯比意發表巴黎市中心設計,即 Voisin Plan,展出於「新精神館」中,大體上確定了他對現代商業城市改革的看法:是認為應該剷除重建的(當然保留最有名的紀念物)。在他一九二九年發表的「街道」一文中,述明他對舊市的感懷與新市的期望。

從整體看,柯氏的城市觀是反城市的;他要求集中,高度的集中化,他要求空間,澈底的開敞;他要求速度,機械速度的充份發揮。馬賽公寓的集中化設施正是此觀念的呈現與表現,輪船的意念,融合了各種設施於一棟建物中,包括麵包店、酒店、雜貨舖、魚店、肉舖、牛奶店、水果店,青菜店等,更有洗衣店、藥店、理髮店、郵局等。此外,在同一處之走道邊亦有旅社、餐廳或酒吧等。

這一些看上去都似乎是城市的要素,在柯比意認為是合理的自然推論。

但是從今天社會化的角度看起來,這些新的城市構想,只缺乏了一點最基本的內容,城市之為人類文明集結之處的核心要素,或稱為不可見的城市:即人群集結的迫切要求。柯比意被稱做是是現代城市的醫生,但他沒有看出病根。

從城市的空間觀念來看,柯比意的邏輯自然導致市內空間的澈底解體。柯比意痛恨中世紀的城市。他認為現存的城市的街道如一些井,房子天際線犬牙交錯,街不過是水溝、深谷、窄巷,「天空是一個遙遠的希望」,而一千多年來,我們的心被它四周牆壁的緊縮而壓抑著。

胡納特(Hudnut)看出這種傾向的迫切性,看出人類有擠在人群中的「癮」。而且他認為市居的要求不只是經濟上的或感官上的,另有一種純精神上的團體的渴望:「我們需要有所屬,並與人群分享,需要把個人的生活容納,引導於較大的共居的人群生活中。」因此,城市混亂,居民並不以為苦。因此,柯氏大罵現代人愚蠢。

 

現代三百萬人城市

都市設計典範

陽光 空氣 綠地

把住宅插入骨架

 

「莊園公寓」(Immeuble Vjllas)是一九二二年柯比意所構想的集團居住形式。他自幾個原則出發:建築物離開道路宜遠,空地愈大愈佳,城市的建築物自然要比目前所允許的來得高。他當時認為公寓一般在九呎至十二呎間是不夠高的。簡單的說,他所想到的是後日牠的口號:陽光、綠地與戶外空間。

  一九二五年,巴黎裝飾藝術展覽會上,柯比意建造了「新精神館」,充份表現了他的「莊園公寓」代表的觀念。在該展覽會中,柯氏曾提出幾個看法而未被大會接受,扣完全實現在這座陳列館上。那是:否定裝飾藝術的存在,肯定建築的範圍應包含大小傢具,大街、住宅乃至更遠更大的圈子。

  「新精神館」之意盞是它代表了「莊園公宮」中的一個單元,有最小的居室及獨家陽台。館內則展覽著「巴黎三百萬人城市計劃」。這個設計的另一意義在室內裝飾方面。它是現代建築演革中的里程碑。是完全以現代的機能觀念來著眼的。而設備用金屬,由工廠製成,把裝飾的意表理為鈍機能的。用科學的態度研究桌椅,柯比意在此時也已經已開現代傢具設計的風氣了。

 

 

1-1馬賽公寓的實現

在各種住所的可能形式內,垂直式最為他喜歡:為一住宅單元,一千五至二千五至二千居民之垂直公社,於一九二二年「三百萬人之現代都市計劃」中倡出,而只首次實現於一九五二年,馬賽公寓集住體,以他城市觀點來看也可稱做他為「垂直的城市」。

垂直單元來自大膽的邏輯:它省下稀少昂貴的市地;予每位居民以合適的朝向;使居民均能享受集居公共設備之助的利益。單元內的細胞又細分為私用與公用,均按體系分割與安置:凡為公共生活預備的空間較大較高貴,多有加倍於其他空間的高度。不常逗留的空間則減至極小,頗似活動房間如船之艙,又如鐵路臥車。在這裡柯比意享受到器官與功能間的精確的適應。最後,因求設備依住室功能而設,如烹飪、衛生、睡眠、穿戴、起坐,而將傢具減少。

  這個合理的把各居住單位自地面昇起的結構系統,必須藉新的建築技術及工業生產方能獲致。柯比意曾導出鋼鐵與鋼筋混凝土的邏輯。這些材料在建築藝術上產生了革命:建築物的獨立架構。

 

 

住宅單元實現

住宅單元透視圖

都市涵構

柯比意敷地看法

 

 

.馬賽公寓 Marseille

坐落地點 : 法國,  馬賽 ,2800, boulevard Michelet 13000 Marseille,  Bouches-du-Rhone

設計時間 : 1946

竣工時間 : 1952

十九世紀的歐文及傅立葉曾空想過理想的都市,這在一九四五年重建會要員委託柯比意營建馬賽綜合住宅時,便突然具有現代的氣息。一九七年,青年姜奴雷 (柯比意)曾經造訪義大利托斯卡納地方的一家僧院,當他看到集團現象與個人現象在寂靜、愉快、效率之中得到完美的調和時,曾深受感動。因此,馬賽公寓油然而生,馬賽的問題在於把350個家庭、1600個居民收容於最低的、亦即具有標準機能的「住宅單位」之中,同時加上與它關係極密切的公共服務設施,創造出一種有機體。
馬賽集合住宅建於廣濶的公園內,座落於密歇爾大道盡頭處,公寓住宅主要門面朝向東西兩方。為遮擋寒冷的北風,北面不設置任何窗戶。大樓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物橫長 165尺,縱深24公尺,高 56公尺。地面層是敞開的柱墩,共有17層,其中1-6層和9-17層是居住層。

 

配置圖

Marseille     外觀

Marseille     外觀

Marseille 全景

Marseille 外觀

 

2-1馬賽公寓與綠地關係

  建築物整體為柱腳所支承而台高,地面支挑空處為供汽車或自行車停放處,可供行人通行而開放地面層只有管理室及電器設備。在二樓地板下空洞部分(銜接挑空處的柱頭支大樑下端為地面層之天花板其上為空洞)致有空氣調節之機械、材油發電機等。 
此建築物內共有供給單身到擁有八個小孩家庭的23種形式,共337戶住戶,住戶部分係以每三層樓為一單位,戶走廊僅需五道;因此內部被視為「街道」的通路每三層就有一條支配置 
起居室為雙層挑空式,故其天花板高達4.8公尺,透過面積3.66*4.80之巨大玻璃窗可飽覽周圍美景。
沿著大樓七、八層樓內部之「街道」上,設置有商店和公用設施,包括麵包店、酒店、雜貨舖、魚店、肉舖、牛奶店、水果店,青菜店等,更有洗衣店、藥店、理髮店、郵局等。此外,在同一處之走道邊亦有旅社、餐廳或酒吧等。
廚房設置附有烤箱之四爐式電爐,設自動垃圾處理機之雙槽流理台、冰箱、流理台等,廚房單元隻空氣調節由中央機械室供給;隔音問題利用將鉛版塞入住戶間之分隔牆而獲致解決 

 

Marseille 與 空地

住宅三層為一單元

Marseille 支柱腳 柱腳台高建物 柱腳細部

 

柯比意提出新建築的五點建築原則,以聯繫現代建築與現代構造技術,在馬賽公寓中的獨立支柱也可看出,經由住宅的開敞空間,無所依傍的上昇。這個用法在十九世紀的早期已由納士(John Nash)使用過。一八四三年,拉布魯斯侍亦曾在他的聖日內委圖書館中,使用過鑄鐵的獨立支桂勒,柯比意用法倒是略有不同,他是在梁枋間架下面用支柱,使它負擔全部結構荷重。

 

 

2-2 公共空間

 

七樓公共空間

八樓公共空間

 

公寓內住戶337戶,另附設一商店街、一旅館、一嬉水池、一幼稚園、還有體育館和跑道,使整座建築物成為一「社會容器」(social condenser)。

柯比意為普通人計劃理想的居室:垂直市,各家面對室內街道,公用施設自自動洗衣店到商店則安排在一特別的街道上,乃至幼稚園、運動場及戲院,各家則以緊淒而空間之機能分劃為其特色,分離公私生活。

 

 

2-3 Modular)

 

柯比意從古典的審美觀出發,站在文藝復興大師的路線上,緊守著幾何美與純粹形式的信條的。但是,柯比意是現代的詩人,在未來主義之後,他不能不注視機械的合理主義的成長;因此,他以社會學家的姿態,以改革社會適應新時代為口號,提出他對建築、都市計劃約主張。這中間行一個矛盾:即古典則律的靜態美與現代文明之動態的趨勢應如何協調。無可否認的,現代美感中有一種「運動」的要求,強調力與力之間的均衡,而非完全靜止。故解決之通,是在形式律中找出一種「動的均衡」的法則。

而黃金尺是柯比意所定出來的新法則,用以取代其早年的基準線的。它的功能可以有效的(至少表現在柯氏作品中)調和自然秩序,永恆美感,人類尺度,現代工業製造。

柯比意併合了古典的黃金比與達.文西的人體宇宙,認為是一回事。他以數理家的耐心,求出一序列的數字來,竟然應合著人體各部份的尺度。因此人體美與黃金比的美聯上了關係。又由於人體各尺度成為黃金尺中的度量單位,故這度量本身既是美的,又是合用的。因之,使用這根尺,既可保證美感,而且永遠合乎人的視覺的與機能的尺度。這個原則由柯比意使用起來,已相當的控乎普通常識的範圍,進入玄學的滿足的領域了。  引用到工業製造上去,其道理是一樣的。工業製品同樣必須合乎人的尺度,因它們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份。它們必須有標準尺度以便於大量製造。至於容納人類生活一部份的飛機、輪船乃至火車,由於最小空間要發掘最大功能,其必須以人的尺度衡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他看來,我們沒有理由用英呎或公制的小數點計算這樣精密的空間,而不去使用一個兼有美感與通用性的黃金尺度。

他在視界的錯覺上變形,要花樣,有時為求使平凡的空間顯得大些如瑞士館之情形,或在廊香,特別使用上揚的屋頂線上昇目十五到卅二呎,或在小室中,借鏡子或牆上繪畫造成幻覺;有時為將大空間變小,加在香地葛,使用層層的水池反射,把離開極遠的建築物拉近。人體之尺寸與姿勢用作度量單位:一小時的步行為都市計劃單位,而人之高度、步武、揚手、腳長、姆指等等,則用來計算門窗,遮陽,支柱的尺寸

黃金比例
 
 

 

 

2-4 瓶與箱櫃(Bottle and wine-bin)

 

從自然的觀點看,由於進步使人們日漸增多在家消磨的時間,每人必須在自家裡,享受到都市計劃的關鍵素材:陽光、空間、綠地。這些滿足人類之目然的動物性需要,為現代生活所不許的。柯比意可以說是對建立現代人對太陽之崇敬者有貢獻的諸家之一:除了為構造邏輯所需外,玻璃牆、陽台等元素又是分配陽光的工具。

  再者普通人的需要是溫度調節(空氣調節)通風換氣;隔聲。通風問題自三○年來即被他重視一直考慮解決。在一九三三年的巴塞隆那計劃或馬特斯Mathes海洋之家中,他援用正面可調整之小開口之助,發明了通風系統。此一發展導出現代建築一新元素的創造:通風器(遮陽板),在為香地葛所作之研究後已具有完成形式在巴西館在亞烏爾宅,在拉吐萊特,在香地葛祕書大廈,通風器探長匣式,封以百葉置於窗子之玻璃牆中。窗子的作用,請注意完全是視覺的。柯比意之另一主要考慮是防音,及如何在其龐大垂直市之集團中,仍可使個人不受甘擾。與最近歐洲多數民居所受噪音之責備,因建築師只顧表面,盲顧要緊的舒適即防音性事比較起來,此或為柯比意之公寓建築最著稱之特點。比如在馬賽,由於單位各擠入混凝土骨架中,如酒瓶架上,一個一個的將單元置入骨架中

 

 

骨架 住宅單元 遮陽板   把住宅單元插入骨架

 

三.馬賽公寓空間組織

 

 

馬賽公寓透視說明圖

 

 

 

 

 

 

 

 

 

 

 

平面圖說明

 

 

 

室內街道照片

 

 

 

 

 

剖面說明圖

 

 

 

室內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