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禪寺之研究

明初丞相宋濂釋氏護教邊後記言:中國有教、禪、律三大宗別。此三種不同的寺院是源於教義的差異而進行有意識區別。因此各自均應有不同的寺院形式。

此分別在明代禪寺中,以以下之型態表現之:

(1).中作大殿,殿之東為大悲,殿之西為經藏。食堂在東,庫院附焉;禪堂在西,方丈近焉而大殿之後則為演法堂。禪與堂不可混於一也。

(2).禪觀念的轉變。以攝心為第一義,習靜為根本。關鍵是孤獨地坐,顯然,孤立禪的思想的復歸,坐禪又一次被視為成道的全部(與古印度佛教之孤自修行同理)

(3).僧堂分解為食堂與禪堂。禪堂(屬西序)在西,食堂在東(屬東序)。此乃明初禪寺最大、最顯著的變化(即又回復古印度佛教之觀念,但東西序之觀念不變。) 

此外,明初獨立禪環境在明晚期又產生了一種新的表現。即有些禪寺中,禪堂成為一個脫離寺之主體的禪院。而終明之際,左鐘右鼓也已成為一種較普遍的意識。此外,頌佛祝聖正是道出了明時對於佛殿職能的理解,到了明代百丈之見亦不能偏用,否則沒有佛殿的作用禪室之內恐已無人能明佛意了。由於戰後,強調佛教宣撫作用的結果,促使了教寺的勃興(占全體是院的半數)。教寺的佛事活動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這一點不僅使得當時就有許多禪寺轉化為教寺,且潛在著禪室內步發展佛事職能的趨勢。 法堂於明代中仍置於中軸線上,但其職能更趨衰微。

(4).明代目講禪師所著地理直指原真也反映了當時對於寺院中佛殿形態的觀念。一切寺觀廟宇,以大殿為主,大殿要高,前後左右具要低,如後殿高於大殿者,為欺主,後代出人懺逆不和。顯然突出佛殿的中心地位,正是此時期普遍的意識。且在明清以後的禪寺中日益加強,而法堂、方丈則隨之勢微。

(5).清代我們常見到寺院將藏經閣置於中軸線的末端,而非旁側。而在明代出現了禪律合一的傾向(大殿中右為禪堂,左為律堂),此事一種相互的合一。

(6).念佛堂念佛的行為是與淨土的思想密切相關的,此乃為禪寺僧眾日常修行的場所。明代念佛堂出現於禪寺應視為南宋禪淨合一思想延續的結果。史料表明清代念佛堂之存在於禪寺較明代普遍得多,這是因為念佛在清代有著更為強烈的世俗利益。

(7).諸宗合一在福建省萬福寺中,該寺中軸線最南端為放生池,按放生原為律宗、天台宗的概念,其放生池建於禪寺內(清代漸成普遍現象),顯然是諸宗合一的結果。

 

                                                                                                                                                  回首頁